台幣爆發性升值衝擊產業 內需營建股成最大贏家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狂飆,盤中一度升至 29.59 元,多家銀行網銀出現塞車,營建資產股成最大贏家,出口業哀號連連。(圖/記者鄭志宏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新台幣今(5)日上演「失速列車」行情,盤中一度飆升至 29.59 元兌 1 美元,創下近三年新高,震驚全台市場!這波暴力升值讓各行各業出現兩極化反應,出口導向產業哀鴻遍野,而內需產業如營建、資產、航空及觀光則是歡天喜地。
根據市場資料,今日新台幣匯率開盤後一路強勢升值,短短數小時內升幅超過 1.4 元,升值幅度驚人,達 4.6%,創下自 1988 年以來單日最大升幅這,波升值潮讓民眾紛紛湧向銀行搶換美元與日圓,導致多家銀行網銀與 App 系統癱瘓,出現嚴重塞車情況。
台幣升值對產業影響呈現兩極化,法人機構研究報告指出,若新台幣升值 10%,預估將對上市公司本業毛利率造成 4%-5% 的衝擊,再加上業外匯兌損失約 2%-2.5%,整體獲利恐受到 6%-7.5% 的影響。
面對匯率劇烈波動,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也緊急在下午 4 點 30 分親上火線召開記者會。央行先前於 5 月 1 日曾發表聲明,強調美國財政部並未要求新台幣升值,相關報導與推測不符事實。
在受害產業方面,以出口為導向的電子業首當其衝。台積電曾說過,新台幣兌美元每升值 1%,將導致公司營業利益率下降 0.4 個百分點。半導體產業整體受到的本業衝擊估計在 4%-7%,網通業更高達 5%-10%。面對這波升值潮,機械公會已表示業者普遍感到恐慌,短期內可能暫停出貨因應。
國泰世華銀行投資研究專家王玠仁表示,匯率急速變動,幾乎所有出口行業都會受到影響,如果繼續升破 30 元關卡,央行不可能不出手;不過由於美國即將公布匯率報告,台灣已符合觀察名單兩項標準,央行此時積極干預恐讓台灣被列為匯率操縱國,只能謹慎應對。
在受惠產業方面,營建股成為最大贏家。國泰證券報告分析,台幣升值代表台灣資產價值上升,多家指標營建商如華固、遠雄、愛山林等過去積極購入土地,加上手中原有的庫存房屋與待開發土地,帳面價值隨匯率升值而水漲船高。歷史經驗顯示,台幣升值期間,資產營建股平均表現超前大盤約 7.2%。
除了營建股外,資產股如士電、士紙、農林、遠東新等也受惠匯率升值,今日股價漲幅逾 5%,其中士電、士紙與南紡甚至一度漲停,食品業如泰山、福壽、大成等,因進口原物料成本降低而股價上漲超過 7%;航空觀光股如台灣虎航、華航、雄獅等也因出國成本下降而表現亮眼。
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影響,高雄市不動產建築開發公會常務理事許承凱指出,熱錢湧入使營建業短期受惠,營建股普遍翻紅,但實際房市成交量仍顯疲軟,投資客幾乎絕跡,建商推案量減少,預售案銷售期拉長。
大高雄不動產建築開發公會榮譽理事長洪光佐則認為,台幣升值降低進口原物料成本,有助營建業控制成本,對房市形成間接正面影響。然而,房市成交量仍受央行政策及消費者觀望心態制約,現階段以剛性需求為主。
專家分析,這波台幣升值主要受三大因素影響:美元轉弱導致亞幣齊升、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央行為避免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而減弱干預力道。台幣若持續升值,恐進一步壓縮出口產業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