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不確定性下 央行維持利率凍漲 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速凍交易量
央行理監事會議紀錄揭露川普政策不確定性極高,央行理事表示無升息必要也無降息空間,同時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已使房市交易急凍。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央行第 1 季理監事會議紀錄揭露,在全球政經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央行理事一致認為川普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極高,恐對台灣經濟產生負面衝擊,目前央行既無升息必要也無降息空間。多位理事表示,由於美國新任總統川普政策可預測性太低,如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加上美國關稅調高,恐推升國內通膨,在如此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下,貨幣政策應以保守為宜。
央行去年 9 月祭出第 7 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針對非自住購屋及炒房行為加強限制,使房市交易量急速下滑,購屋者轉為觀望態度。有央行理事指出,信用管制措施在遏止炒房、房地產市場降溫、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下降等面向已見成效,因此支持維持現行政策不變。
金融市場分析師指出,央行理事會議中透露的訊息,反映台灣經濟所面臨的風險正在加劇,特別是外部風險明顯大於內部風險。「台灣經濟未來面臨的外部風險主要來自於川普的政策不確定性」,一位理事直言,若美國關稅政策導致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揚,台灣相關商品價格恐隨之上漲,推升國內輸入型通膨。
住商不動產研究部主任表示,央行自去年 9 月推出第 7 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房市冷卻效果立竿見影,全台不動產成交量較前一年同期大幅下滑超過三成,民眾持續採取觀望態度,新成屋與預售屋推案量也隨之減少。「目前市場上已出現預售屋解約潮的情況」,反映購屋信心降低。
值得關注的是,多位理事還提及台積電赴美投資帶來的隱憂。如果台積電赴美投資帶動台灣相關供應鏈廠商前往,短期內國內投資動能恐受排擠,並使資金供需水位改變,這也是央行需密切關注的經濟變數。
另有理事提醒,目前房市交易量縮,必將減少房屋修繕及家庭支出,也可能限縮營建工程投資,進而影響民間消費及投資,央行需要密切關注房市量價衝擊對實質經濟活動的影響。儘管如此,央行第 7 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目標是希望房地產市場能夠軟著陸,避免硬著陸的風險。
台經院院長張建一今年 2 月曾表示,考量通膨因素,包括電價上漲壓力大、國際原物料價格波動以及美國關稅政策變動,未來「沒有降息空間,反而有升息壓力」。不過,最終央行的貨幣政策還是要視國際經貿局勢發展,特別是美國聯準會的政策走向,以及台灣本地通膨與經濟成長情況來決定。
目前房地產市場已進入調整期,專家預估今年第一季房市進入「初跌段」,下半年可能進入「主跌段」,宣告七年多頭行情的終結。在央行維持緊縮貨幣政策立場不變的情況下,房市交易量持續低迷將成為常態,購屋者應審慎評估自身財務狀況及實際居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