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售新屋爆量 專家指這時建商可能會降價求售

待售新屋爆量 專家指這時建商可能會降價求售

待售新屋爆量 專家指這時建商可能會降價求售

囤房.jpg

建商有壓力了嗎?待售新屋量爆增,若採囤房稅2.0後,壓力將爆增(圖/記者洪麗馨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台北報導


囤房稅2.0對於持有多戶新屋的建商有一定壓力,而據內政部最新統計數據,去年第四季全國待售新屋增至8萬2307宅,數量創下統計以來新高,市調單位也統計出,今年北台灣待售新成屋有302個,合計戶數約4,869戶,預估若執行囤房稅2.0,且交易量無起色了話,專家指出,屆時建商若仍賣不出去,就可能會選擇降價出售。


財政部公布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也就是囤房稅 2.0,建商餘屋持有年限2年以內,稅率擬調整為2%~3.6%,持有年限超過2年,則稅率區間為2%~4.8%,若建商餘屋採全國歸戶並採用最高4.8%稅率,對於在全台推案的大型建商來說,影響將不小。


根據內政部低度用電調查,全國待售新成屋去年第四季增至8萬2307宅,數量創下統計以來新高,一方面受到近兩年完工量都超過10萬戶,是近13年來完工量最大的時間,加上去年下半年市場買氣衰退,導致去年第四季的待售新成屋數量攀升。而根據住展雜誌統計,截至今年7月15日,北台灣公開銷售中的新成屋(不含廠辦、商辦、單價200萬以上豪宅案)就有302個,合計戶數約4,869戶。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觀察數據結構來看,待售新成屋的數量緩步攀升,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就佔了其中的5成,顯示重劃區多且推案量大的區域,似乎都有待售新成屋數量較多的狀況,且屋齡2~5年的數量約有3.8萬戶。


曾敬德說,倘若市場趨勢沒有改變,可能會有3~4萬戶,會遇到囤屋稅2.0上路的問題,建商若仍賣不出去,可能選擇降價出售。


統計顯示,2020下半年到2021下半年,全國待售新成屋維持在7萬戶左右,不過2022年呈現上升趨勢,2022年第四季增加至8.2萬戶,創下統計以來新高,其中有54%都是屋齡2年內的待售新成屋,推估應與2021使照核發10.5萬戶與2022年11.2萬戶有關,過去預售推案開始進入大量完工期。


若以區域來看,房市大量推案區也是待售新成屋數量較多的區域,包括新北有1.7萬戶,桃園1.4萬戶,台中1.3萬戶,高雄8486戶,台南7056戶與台北市的3752戶,新竹市與新竹縣也有5600餘戶。


Snipaste_2023-07-21_17-47-36.jpg

曾敬德表示,待售新成屋數量增加,一來與過去預售大量推案完工有關,二來去年下半年開始平均地權條例討論發酵,市場投資買氣退場,整體交易放緩,也會導致新成屋去化速度放緩,加上央行的連續性升息等干擾,都可能是導致待售新成屋數量緩步增加原因。


此外,據住展統計,今年北台灣各縣市中,以新北市銷售中新成屋102個最多,待售戶數約2,420戶,占北台灣整體戶數約49.7%。銷售中戶數最多的行政區是板橋區,因捷運府中站、新埔站周邊及江翠北側重劃區等地都有成屋完工釋出,全區待售成屋戶數超過500戶,淡海新市鎮所在的淡水區,也有約490戶成屋尚在新建案市場銷售中。數量第二多的是桃園市,82個建案約1,183戶成屋等待成交,當中又以桃園區待售戶數逾400戶最多,其他如中壢區、平鎮區、大園區也有逾百戶成屋待售。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新北、桃園銷售中新成屋戶數較多的原因之一,為近年業者在重劃區大量推案,如林口新市鎮、三峽北大特區等,都是先經過空屋數多、點燈率低的階段,才逐步以相對親民的房價水準,吸引區外人口移入,使當地生活機能越來越完善,目前桃園市版囤房稅給予建商的寬限期為3年,若囤房稅 2.0實施,只給建商2年寬限期,近年積極在桃園重劃區推案的大型業者將深受影響。


成采錡指出,各重劃區受先天條件影響,發展速度略有差異,像淡海新市鎮因氣候及交通等抗性,即便房價水準屬於北台灣相對低檔,移入人口數仍不如預期,線上待售新屋戶數仍多。有淡海經驗在前,若未來囤房稅2.0實施,業者恐因餘屋消化速度及持有成本等考量,選擇保守在新發展區推案,這情況將不利政府推展新都市計劃區,促進區域均衡發展。


她舉例,實價登錄揭露資料,今年5月新北林口有109筆成屋交易,佔地面積差不多的基隆七堵,則僅有22筆。在區域市場買氣、建案銷售速度不同的背景下,建商餘屋採全國歸戶並都只給予2年寬限期不太合理,建議寬限期應由地方政府彙整實登數據,計算出區域平均銷售量,制定符合當地市場情況的寬限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