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子健建築師專訪:「非典型」是我建築設計的一種態度

袁子健建築師專訪:「非典型」是我建築設計的一種態度

袁子健建築師專訪:「非典型」是我建築設計的一種態度

圖片1.jpg


走進樸實無華的建築師事務所,滿滿的書籍填滿了事務所的各個角落,看來是位愛書之人。今天要專訪的是袁子健建築師,作為新銳建築師,具有清新的建築視野、專業能力及作品,更重要的是他長期投入建築專業的決心。這篇專訪,就是要深入了解袁子健那隨性不羈中盡顯藝術氣息的外貌之下,勇於在建築設計闖蕩的內心宇宙!



Q:為什麼會想成為一位建築師?


A:早期求學時我在中原大學念室內設計系,有趣的是,不管我在發想任何室內設計時,腦中都會浮現建築的原型,因此漸漸發現自己對於建築有很濃厚的興趣。在大學畢業後,我決定前往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攻讀建築設計碩士,不僅是一圓夢想,也是讓自己投身到一份讓我充滿熱忱的職業。我覺得我很幸運,因爲碰巧這個專業就是我喜歡的,使我能一直把自己的工作當作是一種快樂。



Q:在成為建築師後一路上經歷了哪些特別的經驗?


A:每個建築師都有各自不同的狀態,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亦會看到不同的未來。我在英國完成學業及實習後,正好收到上海意境建築設計事務所(H2 ARCHITECTURAL DESIGN GROU)遞出的橄欖枝,所以2011年我決定獨自到上海去闖一闖,也正式開始了我的建築師生涯。接的案子多是飯店業的大型建設,例如蘇州萬豪萬麗酒店、成都艾美酒店、大連四季酒店、福健莆田喜來登酒店等等。每一次的設計經驗,推動我去體驗、去發掘這個與時俱進的創新趨勢,並且累積了不可複製的精彩經驗,為我後來在建築、設計的提案上獲得很好的成效。



Q:是什麼樣的因緣際會之下讓你想回到台灣創業?


A:在上海打拼了多年,恰好2014年好友找我幫忙設計新北產業園區的一個廠辦,在一口答應了他之後,我決定為人生設個轉捩點,捨棄了上海的高薪工作,回到了台灣創業。回到台灣後的第一個案子就是負責規劃東貝光電五股廠的外觀設計及室內設計。



Q:你認為在上海和台灣擔任建築師有什麼不一樣?


A:台灣建築業比較偏向歐美形式,相對單純,屬於業主、營造、設計的三角模式;但是大陸有自己自成一格的特殊制度,例如大陸各個地方政府都會設置一個地方管轄的設計院,概念很像營造和建築事務所的結合體,加上他們土地不是私有,因此在從事建築設計的時候,首重以業主的角度出發、執行。兩邊差異最大的地方是,大陸是還沒土地的時候就已經在執行建築規劃,台灣則是在確定土地後開始執行,所以在執行方式上及邏輯是完全不同的。


傳統上台灣建築師這一行業帶有英雄主義,因為在台灣只要考到建築師執照就可以申請建築師事務所,所經手的案子就像是個人代表作;相反的,在大陸要成立甲級設計院,也就是台灣所謂的建築師事務所,則必須有三位符合資格的建築師共同成立,所以在大陸更著重在團隊合作。



Q:很多人定義台北市天際線毫無設計美感,至今城市景觀處處可見老房子,街景紊亂,你怎麼看待這個現象?


A:目前台灣的老房子,建立時間大概是在台灣經濟最蓬勃發展與最大量建造的時代,那時的台灣人口多,環境好,很多建築工程只是要求速度,可以沒有統一性的去蓋各式各樣的房子,不過整個設計品質,我們看來有些慘不忍睹。但在921大地震之後,建築及居住安全意識開始抬頭,大家越來越重視兼具安全品質及外觀的建築,也漸漸影響了掌握經濟命脈的老一輩建商的思維。


大約在2000年至2011年這段時間,建築設計界出現了設計顛覆傳統的李天鐸建築師。獨樹一格的風格漸漸廣受歡迎,讓台灣建築吹起了一股日系精工的風格,我們可以發現早期老舊建築逐漸被日系建築外觀取代,城市街區已經可以看到某個時代元素的移植與創新面貌。再加上很多建商都已經慢慢由二代接手,二代接觸的新事物更多,接受度也更廣,城市建築在時間和過程中慢慢過度。大家都說「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可以說李天鐸建築師正好是那個時代的代表,室內設計大概就是以陳瑞憲為代表,這兩位建築師的表現也等於台灣從一個時代的美學轉化到另外一個時代的美學。



Q:作為一位傑出建築師,在接案時會特別著重什麼?


A:我認為現代多元化的社會中,開業建築師獨自經營的時期已過,取而代之的是「團隊合作」(Team Work)方式及經營,建築設計不僅為藝術創作一端,更應視為追求精緻生活環境為標的。所以建商已經懂得用生活品質的角度去賣房子,應該說賣的是一總生活風格,所以目前的建設公司很多也會把外觀專業委託出來,我在執行設計的時候,會嘗試了解業主的想法和內心層面,就像服務業,傾聽了解之後才能滿足對方的要求,過程中也要深入掌握造價、材料、土地成本等等資訊,具備這些專業的知識和資訊,業主也才能越來越信任你。



Q:目前經手過的案子讓你印象特別深刻的作品有哪些?


A:每個經手的案子都是盡心盡力投注的成果,如果真的要選一個,我覺得是在台灣接的第一個案子東貝光電五股廠,這個案子之所以讓我覺得感觸很深,是在於過程。接下這個案子的那一年我還不到30歲,在與營造單位對談時屢屢碰壁,有很多工程細節需要去協調,我必須要想辦法找到和他們溝通的方式,所以我覺得過程中最難的不是設計本身,而是要怎麼去推銷自己的idea,讓業主接受我的設計方案。讓我印象很深的是,在和年紀比我大、資歷比我深的老闆提案時,我只能憑著積極的對談和專業的表現,讓他們在態度上慢慢轉變,從一開始的質疑到最後的認同,那個過程對我而言是收穫也是成就。



Q:未來想要為台灣建築設計領域注入什麼樣的新思維?


A:我覺得我不是一個典型的建築師,應該說只是一個設計師,比如在UCL的時候老師會說我們是「ARCHITECTURAL DESIGN」,不是「ARCHITECTURE」或「JUST AN ARCHITECT」。我具備高中美術,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建築設計的背景,所以我認為在環境規劃、設計美學各方面包含建築、室內、景觀等,其實應該是一體的,不應該有太多的邊界。我不斷地嘗試以實驗性、顛覆性、創新創意的態度深入研究實質環境的紋理與特質,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步積累經驗與成果,讓設計範疇從室內的空間到室外的建築外觀,都能一以貫之,讓空間由內到外呈現出一致性,在追求建築創作的同時,也重視成品的完整表現。





1594705382428158.jpg

1594705391890248.jpg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