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上周送房市一池春水,「新青安」房貸自本月1日起,排除銀行法天條管制,不過看似新青安貸得到,對於消費者信心提振似乎無感,除了宣布當日營建股大漲、隔日即再回檔外,北中南五家大型代銷曝:市況就是「毫無反應!」,依舊低迷。
華人傳統的民俗月多在8月登場,今年適逢閏月,在8月底進入鬼月,入厝的顧忌可能遠勝於購屋,隨著時代變遷,現已沖淡不少習俗包袱,不過據市調統計,今年推估北台灣新公開案量不僅跌破千億大關,直接驟降至569.7億元、年減61.5%,創下近8年來推案新低量,甚至比禁止預售轉讓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上路、疫情三級警戒時都來的冷清。
近期在銀行房貸緊縮、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第三季國泰房地產指數報告顯示,潛在買盤追價意願已降低,本季買氣趨緩、交易量減少,成交量指數季減22.69%,不過可能成交價季增率7.13%,每坪來到56.81萬元,續創歷史新高。
農曆七月民俗月,過往大家認為在此時房市諸事不宜,買房會較為猶豫,議價空間較大,但事實證明,從內政部近十年資料可發現,每逢有鬼月的Q3,確實建物買賣移轉量普遍都呈現萎縮,10年來只有2016年、2020年、2023年Q3出現季增,10年來量縮機率高達7成,但房價反而是上漲。
時值農曆七月,不少人忌諱傳統民俗禁忌,不論買房、買車或是喬遷裝修皆不適合,就有網友於臉書社團中詢問自家裝潢動工卡到農曆七月,是否該停工?專家則建議,有疑慮的民眾可留意開工前通風、完工延後、家具不靠牆以及入厝時機等幾個項目,居家工程可持續進行,不必太過擔心。
中央銀行公布8月消費者貸款及建築貸款餘額,其中購置住宅貸款餘額以及建築貸款餘額雙創新高,分別衝破9.2兆元以及3兆元。央行官員強調,只要有買賣成交、房貸餘額就會墊高,若觀察8月房貸餘額與建築貸款年增率,分別下滑至8.54%以及12%,寫下2021年1月以及2019年10月以來新低,顯示房市買氣的確有在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