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在低基期的部分,景氣循環沒有絕對。」宏普建設董事長游武龍今(19)日如此形容市況。他認為,不動產是景氣循環,政策等外在因素無法預期,現正是每一家建設公司在做體質調整,而宏普已經四年沒買地了,短期保守以對,不過他強調手上的土地庫存足夠未來推案,已經準備好6年的業績。
坤悅開發(5206)今(11)日召開股東常會,董事長陳丕岳表示,2025年預計在台中與彰化推出多項新案,合計總銷金額上看150億元,將挑戰公司歷年推案新高,在市場回歸自住本質之際,坤悅將以穩健施工、完整售服與永續理念應對產業轉型挑戰,強化好宅品牌體質。
中鼎(9933)今(13)日因有重訊公布而暫停交易,董事長楊宗興親上火線說明美國工程踩雷高達196億元一事,並公布第一季財報,提列損失31億元,EPS為-1.52元,楊宗興並強調,公司財務仍穩健,集團並已啟動穩健財務體質方案。
邑錡(7402)公布2024年財報,全年營收5.08億元、稅後淨利5,183萬元、整體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分別為34%、5%、每股稅後盈餘1.47元。董事會決議通過2024年股利政策,考量公司營運資金充沛與財務體質健全,擬超額配發每股現金股利1.8元,盈餘配發率高達122%,邑錡表示,要回饋股東、共享營運成果。
雖然央行連續五季升息,房貸利率重回2%年代,不過房貸逾放率反而越來越低,今年第二季僅剩下0.07%,已連續8季跌破0.1%,專家表示,逾放率低代表房市體質還健康,而央行持續進行信用管制也對市場穩定性有所助益。
全球房市不平靜,建商掀起倒閉潮,接著下波就需解決隨之而來的爛尾樓問題,而台灣建商體質相對良好,不過近年也有三大爛尾樓事件,包括中和「青慕淳」案、樹林「凱旋大苑」案、北投「泊山妍」案,專家指出現行履約保證是保證銀行債權優先取回,消費者往往是最後順位,地主戶更是有去無回,因此微調應記載事項有其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