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外國人在台置產棟數,創16年來新高!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跟去年同期相比成長近5成,至於外國人取得土地雖跟去年同期相比下滑1.8%,不過取得土地面積大幅成長142.9%,專家分析,外國人取得不動產仍以雙北主要都會區為主,不過,以僑外資著眼具有收益的不動產居多,「純外資」布局台灣的跡象仍不明顯。
國際不動產顧問公司萊坊發布今(30)日發布最新新冠肺炎對亞太不動產報告指出,受疫情影響,亞太地區主要城市,辦公室需求轉弱,降租聲浪強大,承租方議價權變強,唯有台北市一枝獨秀,談判權仍偏向房東端,仍為房東市場。
鑑於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爆發,全球市場受此波傳染病影響如海嘯席捲無一倖免,從製造業以至服務業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根據國際房地產市調機構調查亞太企業租戶意向顯示,超過5成企業看淡下半年經濟,且有近4成台灣企業租戶詢問降租一事,但可惜的是,僅少數房東願意主動調降租金。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延燒,雖台灣目前防疫準備得宜,但消費信心創32個月來新低,經濟大受衝擊,房市也難置身事外,建商、代銷紛紛祭出防疫政策以因應這一波困境。房市專家陳高超認為,此波疫情非但沒衝擊房市,反而在建商以及代銷業者超前部署的「房」疫政策下,衝出一波買氣,預估今年房市將是「價穩、量微增」的格局。
萊坊(Knight Frank)發表最新一季「亞太商辦租金指數」,該指數統計亞太地區主要城市的商業核心區高級辦公室租金行情變化,其中受到反送中的局勢侵擾,香港年跌14.3%、季跌6.7%,無疑是重災區,而受貿易戰影響,中國的北上廣深也全面走跌,但台北市受惠於產業、資金回流,需求條件有逐漸增強的趨勢,再加上新增供給不足等3大關建,A辦租金年增2.7%,今年全年租金有3%的上漲空間。
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續,到底對於不動產市場有什麼影響?外資商仲仲量聯行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短期內,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房地相關交易延遲,但預期下半年風險可望下降,原本延遲的房地相關交易不但將會恢復,並且將出現補償式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