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狂漲、減碳壓力排山倒海而來,企業電費帳單成了老闆們的惡夢,仲量聯行推出台灣在地團隊獨家研發的「數據驅動- AI 空調智慧化模型」,成功協助外商半導體設備大廠年省超過 25 萬度電,投資報酬率衝上 21% ,成為企業迎戰高電價與碳揭露雙重壓力的救命解方。
在外租房眉角多,一不小心就跟房東房客撕破臉,尤其押金、水電費爭議多到爆,根本是租屋族的日常惡夢。為了解決這萬年難題,臺北市政府地政局攜手長期深耕租屋服務的崔媽媽基金會,要為大家「喬」出一個更友善的租屋環境,讓租賃關係不再是地雷區。
新北市林口社會住宅近日掀起一場電費風波,住戶反映使用社宅安裝的定頻冷氣,導致電費暴增。住戶張小姐表示,自己每月房租僅 6000 元,但最近的電費卻高達 2600 元,相比去年同時期足足多出一倍。同樣住在林口的吳先生更是直言,冷氣帳單達到 9000 元,簡直不敢再使用冷氣。
隨著台電公布用電全面調漲,對於本就在承受通膨影響的民眾來說,無疑是在炎熱的夏天中又添上一勺熱油;尤其在全球ESG永續浪潮推動及下,各界對於健康、舒適和功能性越趨重視,順應這股趨勢,台中近年積極朝「低碳城市」發展,除了政府訂定各項補助及獎勵措施,建築業界也積極加入節能、永續的設計,如元城、麗晨等品牌建商皆以新式的工法及規劃,導入綠建築及永續、節能的觀念,獲得外界高度肯定。
民眾在租屋簽約時應該先與房東商量電費的收費標準,也要將協議好的約定白紙黑字寫在於契約書內,有獨立電表可以約定由租房的民眾自行向台電繳納,但如果是租用雅房或套房者,雖然每個房間有獨立分電表,但卻是各個房間及公共區域用電,例如水塔的抽水馬達、電梯間、走道等的總額,對電費之計算方式有爭議時可向消保管申訴。
國稅局對逃漏稅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強,近期,中區國稅局豐原分局成功查獲一起房東逃漏稅的案例,當事人原聲稱房產為空屋,屬於閒置資產,並未有任何收入,卻遭一名租客向國稅局檢舉後,稅務人員調閱水電費帳單,發現這位包租公將房屋分隔成十間套房出租,卻未依法報稅,漏報所得達 114 萬元,最終連補帶罰共計 21 萬元,並被列入「租賃所得追蹤」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