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受疫情、俄烏戰爭、中美冷戰諸多利空干擾,今年前10月商用不動產交易量已接近1,200億元,但金融壽險大咖則因投報率受限少見縱影。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指出,市場資金充裕、好標的釋出加持下,今年的商用不動產交易突破千億元,表現比預期來的好。
高雄市長陳其邁指出,高雄舊市議會位於中正路、自強路、六合路,且中正路本身就是過去稱之的金融街,此次公辦都更案透過官方與民間企業聯手合作,規劃完成後預計吸引金融產業、壽險業及新創產業進駐,期盼創造產業群聚效應,再現金融街繁榮,成為高雄華爾街。
台經院今天舉行景氣動向記者會,7月製造業、服務業、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同步走揚,並指出景氣最壞時刻已過,但中國大型房地產開發商出現流動性問題,加劇金融市場風險,必須持續留意。
台灣房市崩壞的機率有多少?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違約率高低通常可看出端倪,代表著金融業與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度,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今(25)日即以數據指出,台灣不良貸款率僅約0.15%,成為全球第一低,同期住宅貸款逾放比更只有0.07%,房貸違約率同為世界最低,直言短期房地產崩壞的機率可能跟中威力彩差不多吧!
北市誠品書店敦南店熄燈已3年,舊址敦南金融大樓是國泰集團「起家厝」,都更重建案受到各界關注;原規畫地上28樓、地下6樓,業者變更設計,從28樓增為32樓;北市環評大會日前審查,業者第三度闖關,補足再生能源發電、儲能設備來源、數量等資料,並承諾若太陽能發電不足,將購買經濟部認可的再生能源電力,環評委員決議通過。
內科廠辦成長穩健,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今年1月至6月內科廠辦交易規模達30億元,其中總價億元以上的交易案共有10件,最大筆出現在杜拜國際金融大樓,隨著市場邁入下半年傳統旺季,在自用需求支撐下,預估全年內科廠辦交易量可望達到120億元至14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