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居住正義,內政部將結合財政部、金管會等跨部會推出使用權宅的住宅新選項。據財政部透露,已在盤點面積1,000平方公尺(約302.5坪)以下的地上權土地,考慮由政府興建使用權概念的住宅給一般民眾,但因涉及住宅法修訂,農曆年後內政部會找跨部會討論。未來興建完成,不是出租、也不是出售,是一種使用權付費概念。知情人士透露,會明訂最低使用年限,但不會限制最長年限,至於付費機制,目前已在規劃中。
金管會12月初發函銀行公會,提示兩大監控「炒房團」機制。一、各銀行須定期篩選一段期間全行房貸戶,分析是否有短期內利用同一ATM存錢到不同帳戶,二、對ATM存入多帳戶繳息的異常交易,再輔以ATM影像調查,全力揪出炒房團。公會最快將在本周轉知各銀行,並要求將此監控和查證防範機制列入各銀行內部自行查核事項與風控系統;換言之,一旦被抓到違規,恐遭記點或懲處。
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國人銀行貸款中有房貸的約有201萬戶,如對比房屋稅籍住宅類約902萬宅的數量來看,換算約有23%的住宅還有房貸未清償,平均每戶仍有房貸餘額約為455.5萬元。
在打炒房政策持續發威下,國內房市動能也持續降溫,金管會和央行日前針對房貸與建融進行分析,紛紛表示房市目前處於冷靜期,建商推案明顯下降,房地產買賣也有減少的情況。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年初預言去年就已提到「蛋白區想拉高房價,彷彿名模穿錯衣服」,當資金退潮後,就可以知道,誰沒有穿褲子,果不其然,政府連續5波打炒房斷金流,升息貨幣政策,加上物價飆漲之下,通膨,房市利空大於利多,走空形勢已成,爽日子到盡頭,下半年只有「往事只能回味」,房市資金趴踢已結束。
不動產放款龍頭土地銀行土建融「禁令」解除!土銀為土建融放款第一大銀行,在今年3月大動作向全體分行下達暫停承接土建融新案,為了達陣今年土建融放款零成長的目標,及因應金管會大幅拉高不動產風險係數;對此,建商指出目前的貸款成數限制及利率大幅調升才是影響最大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