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不動產代銷公會在今年六月中旬召開會員代表大會,理事長張秋明呼籲同業在市況熱絡的環境中保持低調,並關注官方後續的房市政策動向.對於想在桃園購屋的民眾,桃園代銷公會高層建議,只要是真正有自住需求的家庭,在桃園找到生活機能良好而且真正喜歡的區段,就要好好把握,因為桃園各項建設投資題材眾多,必然吸引更多民眾移入.
台股站上23000點後,獲利了結賣壓出籠,今日收盤狂瀉439點,跌破5日均線,不過早在月初,已有私募基金經理人向台股提款,套現2.2億至紐約置產,業者表示,近期時逢畢業季,加上共軍擾台鼓吹,再掀赴美置產熱潮。
今年股市站上2萬點後陷入大幅震盪,加上通膨壓力持續壟罩全球、物價年年上漲,不少民眾為了避險紛紛將資金轉往房地產,造就房市價量齊揚;從歷史經驗亦可得知,房價漲幅長期跟著通膨走,拉長時間來看,擁有一間好宅不僅保值還能自住,可謂「進可攻退可守」,但究竟該怎麼挑,才最能夠達到抗通膨之效,是廣大購屋族都想知道的解答
商用不動產市場首季交易開紅盤,單季成交額突破 400 億元大關,年增幅度達 151%,今年市場也迎來首筆百億元級別大型商辦交易,為開發商、代銷業者組隊買北市芙蓉大樓部分產權,信義全球資產公司分析,從去年開始,老商辦大樓交易熱度直線飆升,除企業購置自用外,建商看準重建開發商機,也重金插旗布局。
去年適逢大選、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建商推案腳步放緩,據市調統計,2023年北台灣新推案量,扣除商辦加持,住宅推案量僅約1.1兆元,較2022年減少1521.1億元,創下4年來新低紀錄,專家表示,不少建商已預定今年第一季進場推案,加上也有政策上不得不推的壓力。
全球政經局勢動盪、高通膨已成常態,再加上國內政策性打房,衍生出資金出國潮,高資產族群湧現「資產遷徙」、「資產配置」與「財富永續傳承」三大需求,而為子女留學鋪路,熱錢移動至海外置產,竟恰巧滿足這三大需求,「以房養學」在富人圈蔚為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