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禁止預售屋、新建成屋換約轉售,以自住、長期置產等剛性需求為交易主力的房市結構,讓市場供需與房價漲跌回歸基本面,今年以來,隨著大量抗通膨買盤湧入房市,「強者恆強」的態勢更加明顯,而擁有完善生活機能與發展題材的區域,過去的天花板價,或許會是未來的地板價。
平均地權去年七月上路後明令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本意能減少短期投機炒作行為,然而實際狀況裡,只有上路後市場出現降溫期,年底後整體預售市場便開始走揚,即便是台南預售市場也是相當熱銷。
《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預售屋禁止轉售,不過預售市場反倒從去年第四季開始明顯轉熱,今年前兩月預售揭露更達1.9萬戶,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萬戶,且揭露的銷售金額高達3202億元,揭露金額年增近2千億元,年增幅度高達150%,房市熱加上都更議題迫切,也帶動近期不少營建股衝出創新高的行情。
機能成熟的精華地段,向來是台中危老重建熱區,其中承載大面積、歷史回憶的廢棄廠房,更是吸引建商介入,像是位於南屯區黎民路二段上、擁有擁有48年歷史的木業工廠,已在多年前轉售台中在地建商元城建設,開發前夕建商也在原地舉辦「南屯建屯300年」文化特展,藉機拉近與鄰里間的距離。
平均地權條例於去年7月上路後,預售屋禁止轉售,近期的交易量低點即出現在政策上路後的兩個月,7月揭露6千餘件,8月揭露近8千件,但從去年10月開始到今年1月,已連續4個月預售揭露量都超過1萬件,預售平均成交單價為也來到每坪43.9萬元。
立法院會 2023 年 1 月三讀通過修正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祭出 包括限制換約轉售,重罰炒房行為,最高可處 5000 萬元,增訂檢舉(吹哨者)獎金制度、私法人購買住宅改為許可制,且 5 年內不得移轉、預售屋解約要申報登錄等 5 大重拳遏止炒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