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打房加上歷年1、2月為推案淡月,今年1月北台市況轉趨平淡,近期新北市、桃園市與新竹地區,更有建案實施「限賣令」,就怕賣得太快。住展雜誌今天公布最新的市場調查,今年1月推案量縮減,但供需仍安全,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分析,受淡季市況衰退,但賣方形態依牢不可破,預估年節後恢復常態,房市將持續上攻。
高雄有民眾向聯上建設購買預售屋,被通知延後2年交屋,與建商經多次協調無解,憤而向消保官投訴的案件,目前還在持續延燒中。內政部表示,建商這種作法已違反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規定,建商興建預售屋建案如有發生超過完工期限但未完工之情形,應依規定給付買方遲延利息。如超過3個月仍未完工,買方並可主張解除契約,賣方應同時賠償違約金。
近兩年預售屋市場日趨火熱,有超過百年歷史的職業「地政士」,中華民國地政士公會全聯會(簡稱全國地政士全聯會)表示,預售屋價格炒作現象越來越普遍,「總價1000萬預售屋,在實價登錄上登記卻炒到1100萬」,一般大眾並不知情,卻傻傻地相信上面的價格,呼籲政府應盡速針對炒作現象實地查核,也呼籲賣方應遏止預售屋炒作行為,還給大眾公開透明的購屋環境。
今年不動產市場持續暢旺,甚至加碼獵地、掃樓,不過,但此時卻有商仲跳出來示警,要「以防萬一」,必須做好風險管控,尤其目前買賣雙方對價格期望值落差持續擴大,不利短期內成交動能,建議賣方及潛在投資人皆應居高思危,以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後疫情時代。
華固建設(2548)8日公告,以18.63億元的價格,買下台北市中山區金泰段7-4、7-7地號等2筆土地,面積約 665.47坪,平均每坪取得成本約280萬元。至於賣方地主,包括有自然人8位,非華固建設的關係人,預計將與隔壁土地簽合建案,預計投資額22.59億元。
地段影響房價,豪宅產品也不例外,根據台北市實價登錄資料顯示,位於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的豪宅「中山富御」又出現降價轉售交易,此次成交二戶,均賠售千萬元,專家指出,若非指標性豪宅,買方追價意願不高,且賣方入手多在市場高點,因此出現多筆降價出售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