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住宅的租金議題再度成為焦點,隨著租金連續38個月上漲,社會住宅的需求持續攀升。根據內政部統計,七成的租屋族表示希望能夠入住社會住宅,主因是其租金相對於市價便宜。然而,當前社宅分級租金的爭議,已經引發了民間團體的強烈不滿。
在疫情後的經濟復甦期,商用不動產市場的動態備受關注。最新數據顯示,台北市A級辦公大樓空置率微幅上升,但租金和售價依然持平;2024 年第三季,台北市商用不動產市場繼續呈現強勁的增長,科技業的需求成為市場主導力量,本季最大交易案例來自台積電,該公司以 171.4 億元購入南部科學園區的生產廠房,帶動整體交易金額達 1,140 億元,較上季成長 65%。
景氣表現回暖,加上科技業強勁需求帶動,國內商用不動產和土地交易明顯升溫;第三季單筆交易額超過 3 億元的大型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達 567 億元,季增率 121%,年增率更達到 176%。累計前三季,總交易金額高達 1249 億元,年增率 33%。這是自央行升息以來的最高交易規模。
房市黑天鵝湧現,在銀行排隊限貸、央行再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買方資金動能緊縮,不管是換屋族、多屋族及小建商皆面臨資金緊縮的龐大壓力,建商就表示現在已是買方市場,並且是現金為王!而房屋平台也曝光待售數據,在8、9月的降價屋明顯增加,目前全台待售房屋中,有超過1萬件是降價等買方的物件,其中又以新北、高雄單月量增5成以上最多。
台灣的土地及商用不動產市場持續火熱!仲量聯行發布的最新季報顯示,2024 年前三季全台商用不動產與土地市場的總交易金額已突破 3,000 億元。具體來說,商用不動產成交量達到 1,531 億元,土地市場則以 1,694 億元創下新高,總額合計達到 3,225 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數據,今年的市場熱度明顯增強,且兩者均已超越去年全年的交易紀錄。
隨著 AI 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內湖科學園區的廠辦市場迎來一波交易熱潮,今年上半年,內科區的廠辦交易量已突破 110 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近 1.5 倍,顯示企業對全棟總部型廠辦的需求不斷升溫,特別是 AI、資通訊、生技和數位內容等科技產業的高度集中,使該區成為企業總部首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