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預售屋如要解約,建商可依法收取房屋總價最高15%作為違約金,而在《平均地權條例》7月1日正式上路後,更規範預售案若要解約需在30日內辦理申報,統計7、8月全台解約件數共有147件,其中就以高雄市,7、8月份共45件最多。
平均地權條例在今年7月1日正式上路,預售屋禁止換約轉售,而當中也規範預售案若要解約也需在30日內辦理申報,觀察最新實價揭露,竟已罕見出現零星解約揭露案件,專家認為,此舉也代表預售揭露制度日漸完善。
新北市政府原規劃做為林口國際媒體園區的土地,在三立集團解約後,傳出內政部營建署將收回土地所有權,並配合中央社宅政策,興建社會住宅,營建署表示,林口媒體園區土地屬國有財產署所有,原本由新北市政府推動新北影城計畫,但整體開發進度不如預期;該基地如果能做為社宅儲備用地,相信可滿足在地就業與安居的雙重訴求。
平均地權條例新制於今年7月施行,不只投資客退縮、影響買氣,同時也讓銷售業者更趨警慎,新制內容包括重罰炒作行為、預售屋與新建成屋換約轉售、建立檢舉獎金制度、預售屋解約申報登錄及管制私法人購屋等措施,都有嚴格規範,業者深怕一不小心違規就吃上罰單。然而,早在7月新制施行前,各地政府已經配合中央政策全面納管預售屋,進行多方稽查,為抑制房地產市場炒作、哄價行為,因此開出不少罰單。
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已於7月1日上路。財政部3日表示,未來國產署相關招標文件將配合載明私法人投標注意事項,投標者應自行評估是否符合承購資格,若最後因卡在地政機關無法過戶,國產署依規定解約、無息退款。
拿社宅轉租當「二房東」,一旦抓到直接解約,新北市土城員和青年社宅,近日被發現有承租戶違規轉租,賺取價差牟利,新北住都中心查獲後以違反合約精神隨即解約,呼籲民眾切勿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