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委員會今日審議都市更新條例增訂第 44-1 條草案,都更契約糾紛防範與危老條例落日條款問題,多位立委直指都更資訊不透明,民眾與建商資源不對等,建商常在都更過程中「變身流氓公司」,導致民間地主權益受損。國土署署長吳欣修與內政部長劉世芳承諾,將透過新增法條訂定契約規範標準,杜絕不公糾紛。
403 強震後,讓全台老屋重建議題再次引關注,據統計,全國過半住宅屋齡都超過 30 年,以台北市占比 72% 最高,累計申請案件逾 8 成來自於六都,以台北市破千件最多,因危老條例修法將面臨 10 年屆期,內政部勢必要在 2026 年 5 月前完成修法;因此,內政部在 4 月份舉辦北中南三場產官學座談,檢視過去執行成效以及後續延長修法的意見。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21日)日通過《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有望在明年一月三讀通過,炒房最高將處新台幣5000萬元罰鍰,並設立吹哨人的檢舉獎金制度,預售屋禁止換約轉售,也將在三讀後,直接執行,不會有落日時間。
危老條例實施已滿五年,只要經主管機關評定,在2025以前進行重建,最高可獲得1.4倍的容積獎勵,而內政部開始研擬是否取消落日條款,將容積獎勵「常態化」 ,這也讓老屋重建再度受矚目,實際上雙北的都更危老新案也再再創下區域天花板價。
外商商仲「仲量聯行」今(30)日舉辦「2019年不動產高峰論壇」,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榮譽理事長陳春銅表示,臺北市和新北市30年以上屋齡有120萬戶,已佔6都老屋總數的一半。呼籲政府要積極扮演推動都市更新的關鍵角色,危老落日條款應再延長時程獎勵3年,以加速都更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