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兩大政策鬆綁後,首家營建股今(9)日舉辦法說會,亞昕董事長姚政岳直言,短期房價被政策影響很大,不管是開發商或是消費者的資金都受到嚴格控管,新青安放寬後,股價也有反應,這是政府對房地產友善的跡象,對於正在現在交屋對保的客戶,確實有很大的幫助。
「基泰大直」鄰損案至今兩年過去,周邊公辦都更也開啟,而兩年前基泰建設以125億元將北車「基泰忠孝」大樓賣給李姓自然人,在危機之際大手筆出手引起市場熱議更提振股價,不過昨晚基泰就發布重訊,指買方因付不出期款,沒收6.25億元作為違約金,等同此案告吹。
營建業內憂外患一起來,買氣大降溫、銀行融資排撥也卡關,營建股近期就有不少股價在低檔徘徊,不過上半年財報出爐後,營收突破百億的就有七家,包括潤泰新(9945)、國建(2501)、亞昕(5213)、冠德(2520)、欣陸(3703)、達欣工(2535)與國產(2504),其餘如華固、長虹、遠雄等,重頭戲在下半年。
近期美國川普政府頻頻釋出有意入股台積電(2330)的訊息,市場憂心「晶片法案」恐成籌碼,讓台積電陷入國際政經風暴。台積電股價也因此連兩日上上下下,呈現短線震盪。不過,回到台灣本地布局,台積電先進製程園區的持續擴張,仍為區域房市帶來結構性利多。
中鼎(9933)美國子公司踩雷196億元,今(29)日董事長楊宗興召開重訊記者會表示,美國業主母公司GCEH聲請的重整計畫,已於美國時間28日經法院通過。至於應收帳款,楊宗興表示,目前已由專業鑑價公司進行可回收金額評估,後續會依據其所評估的金額,按會計原則衡量是否需增列預期信用減損損失。
鄉林建設(5531)今(25)日召開114年度股東常會,通過113年度財報,全年營收達41.08億元、每股淨損0.12元,未配發股利,面對當前股價仍處低檔,董事長賴正鎰坦言「現在的股價很委屈」,強調自己視鄉林如孩子般呵護、經營,並喊話股東:「大船即將入港」,預告後續將有好消息可以公布,釋出對未來營運的高度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