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北市三重區大安段的更新案,基地面積約千餘坪,原屋齡超過五十年。歷經歲月洗禮,老屋雖承載無數家庭的回憶,卻也逐漸面臨結構老化與安全疑慮。居民擔心老屋難以承受地震衝擊,紛紛期盼透過都市更新,讓生活更安全、環境更舒適。
高雄車站站前商圈再現土地交易高峰。位於七賢一路與仁愛一街口、面積約400.2坪的商五用地,今年5月由高雄知名建設公司以關係人名義、無貸款方式以總價約6.4億元買下,創下近五年該行政區最高總價土地交易紀錄,換算每坪成交單價約160萬元,亦為近一年來區內次高價紀錄。
老屋購屋門檻相較新屋低,但在限貸令下,銀行核貸成數緊縮,仲介業者多建議可比預期多準備1成以上的自備款。據金融聯徵中心新增房貸資料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台屋齡30年以上的老公寓,平均鑑估房價為1095萬元,而銀行核貸成數僅74.9%,換算自備款成數達25.1%,相比去年同期增加約3.3個百分點。
全球今年規模 6 到 7 的強震頻繁發生,地震專家認為全世界可能已邁入「地震活躍期」。前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就於日前提醒,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期,預估未來全球規模8以上的地震會比前幾年更頻繁,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則指出,台灣未來50年有高達99%機率會會發生6.5級以上地震,大於7.0規模有54%,但不會有8級以上地震。
全台平均屋齡愈來愈高,買老屋的交易量也寫歷史新高!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截至今年第一季,全台平均買賣屋齡高達30.89年,寫下歷史新高,其中,屋齡40年以上中古住宅的交易筆數達7,201筆,佔全台住宅買賣總筆數的23,164筆的31.1%,同樣刷新紀錄,幾乎每3筆交易裡面就有1筆是屋齡40年以上的老屋。
危老條例的時程獎勵在今年5月歸零,而後續推規模獎勵,也催生出一波趕末班上車潮,統計顯示,自修法以來全台累計危老核准案件已來到4379件,其中北市正式突破千件,宜蘭和花蓮竟也擠進危老熱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