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政部最新統計,今年11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金額達42億元、年增高達34%,若統計前11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已達348.22億元,有機會超過去年的382億元,甚至挑戰40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新北市賣房增值最多、前11月稅收年增17.6%,11月稅收7.17億元,也是今年單月新高,年增逾1成都在北台灣,南二都則大致持平。
「政策搖擺不定,一方面打炒房,又釋出大補丸,所以今年房市看攏嘸!」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公會公關主委張欣民今(7)日如此解讀,在新青安的救盤下,房地產先衰後盛、倒吃甘蔗,推測全年交易量能守住30萬棟大關,較去年小幅衰退3.6%。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公會理事長郭子立便認為,明年大選後政治不確定因素消失,有機會出現一波小陽春,目前立即可見的利空只有囤房稅2.0。
立法院協商囤房稅 2.0 房屋稅條例修正草案,財政部提出的課稅基準須經過立法院討論,若年底前立法院三讀通過,政策將於明年 7 月實施,後年 5 月繳房屋稅時適用。
平均房貸利率已升破2%,房價仍居高不下,買方購買力更受壓縮,據實價統計,今年各縣市購買大樓華廈的總價,僅台北市、嘉義縣有些微下跌,多數仍持續上漲,其中4縣市今年成交總價比去年還多超過1成,新竹縣市大樓平均成交總價都已超過1,600萬元,領先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等四都,緊追在新北市之後。
立法院 21 日三讀通過「住宅法」部分條文修正案,修法明定公益出租人租賃契約資料不得作為租賃所得、房屋稅及地價稅查核依據,未來將提升更多房東成為公益出租人意願,並減輕育兒家庭租屋負擔。
當願意蓋房子的公司變少,房價就會停止上漲嗎?當市場上房子存量越少,房價會下跌嗎?囤房稅2.0法案是在為誰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