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個人理財盛行「被動收入」的觀念,同樣的在企業間也開始貫徹這樣的觀念,企業除深耕本業營收獲利外,也將投資目光放在具創造被動收入的不動產資產上,這樣的觀念,稱之為「投資收益型不動產」;收益型不動產不但可帶來穩定租金收益的現金流,中長期來看也具有房地產保值效果。
台中「山城一哥」豐原在大型建商追捧下,房價表現亮眼,近期區域更出現整棟商辦出售訊息,總價高達3億元,為區域目前最貴待售物件。不過,據在地仲介指出,該商辦銷售期超過2年,原先開出5億天價,後來因詢問度低落,屋主也無意繼續經營,因此才自砍2億持續覓尋買主。
太子建設(2511)今(17)日召開度股東會,會中決議發配現金股利0.5元;太子建設總經理謝明汎指出,下半年房市走向將受3大不確定性牽動,包括:政府打炒房政策、央行貨幣緊縮政策,及市場超額供給,惟公司除營建本業外,每年尚有穩定租金收益,將穩定貢獻營運。
市場熱錢四溢,傳產、科技廠為了抵抗通膨,紛紛投入房地產市場;根據實價登錄揭露,鞋業大佬SKECHERS去年11月 砸下1.6億元買下帶租約的豐原透天,拆算單價每坪達85.2萬元。由於SKECHERS目前暫無開發計畫,估計每月至少可收回約百萬元租金收益。
根據最新實價揭露,台北站前的知名地標「館前商業大樓」4層商場空租半年後,於今年6月2樓順利以110萬元出租,其餘樓層仍在招租中,房仲業者指出,該物件空間較大,且零售業遇上疫情衝擊,使該物件去化不易,雖然沒有整個商場一起出租,但分層出租可以降低空置風險,早點創造租金收益,相對出租也能較為靈活彈性。
近年來台中市政府積極推動工業區開發,新增就業人口的居住剛性需求,不僅帶動房價強勁翻身,租金行情也接連大漲。根據資料顯示,清水區為租金收益率最高的行政區、達4.3%,三大屯區則因房價大幅成長,租金收益率約3%~3.3%。業者分析,台中置產環境佳,多數行政區平均收益率都有3%以上,且持有成本較雙北便宜,隨著房地合一稅2.0上路後,預期建商也會瞄準置產族,規劃相關置產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