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康意識與生活品質的提升,「逐綠而居」的理念歷久不衰,尤其近年台中市政府積極推動「美樂地計畫」,打造全齡共融、無障礙友善的特色公園,更使「公園宅」成為房市的新熱門話題。
面對台灣人口高齡化及屋齡老化的雙重挑戰,內政部正式啟動「老宅延壽規劃」,預計匡列 50 億元特別預算,為全台超過 30 年屋齡的老舊住宅注入新活力;根據最新統計,全國屋齡超過 30 年的建物已突破 500 萬戶,占總體住宅存量超過一半,「人屋雙老」問題日益嚴峻,已成台灣社會亟需解決的居住危機。
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倒數,2025年起每5人就有1人是超過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老化警鐘響起,富宇建設看見銀髮族和身障民眾的移動需要,今年陸續捐贈4台復康巴士給新竹縣政府、台中市政府、彰化縣政府和伊甸基金會,為民眾提供無障礙的交通服務。
買房時搭配到「無障礙車位」是優點還是缺點,整體來說,車位寬敞、距離電梯口近都是許多有車族期待的,但相對來說,車位坪數大,相對房價上就得多負擔些,以及有些人較介意世俗眼光,不喜歡車位被貼上「無障礙車位」標籤,就見仁見智了。
左營「海富安居」社宅基地面積近3,000坪,位於海富路、海景街、緯六路段,規劃地上14樓、地下2樓,以2~3房及無障礙房型為主,1樓為商業空間,基地配合周邊環境採沿街退縮,且為符合未來淨零趨勢,建築規劃達政府推動之淨零碳排要求,符合建築能效1級以上,作為領頭之用。
台北市都更危老案激增735件,大街小巷可以看到陸續有危老改建基地陸續動工。根據北市建管處統計,時程+規模獎勵、結構評估、耐震設計與綠建築,是危老案件申請容積獎勵最普遍的項目,至於無障礙設計與捐贈公設地的規範較多,加上前面的容積獎勵可以拿滿40%的狀況下,無障礙設計與捐贈公設地成為最冷門的申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