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針對違規紅單銷售加大執法力度,至今已裁罰 79 個建案,累計罰金高達 7,337 萬元。違規案例多集中於約定買方逾期未簽約即沒收定金、限制購買順位等不利於買方的條款,違反《平均地權條例》的相關規範,專家認為,這項罰則有助於遏止市場不當炒作行為,保障消費者權益。
平均地權去年七月上路後明令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本意能減少短期投機炒作行為,然而實際狀況裡,只有上路後市場出現降溫期,年底後整體預售市場便開始走揚,即便是台南預售市場也是相當熱銷。
平均地權新制7月1日全面施行,引發投資客退場熱潮,房市交易逐漸趨向穩健,臺北市政府地政局特別在928檔期進行預售屋稽查,總數 7 建案中,僅1案未依規定申報備查預售資訊及買賣定型化契約即違規銷售,其餘建案均無虛偽不實、影響交易秩序的炒作行為。
平均地權條例新制於今年7月施行,不只投資客退縮、影響買氣,同時也讓銷售業者更趨警慎,新制內容包括重罰炒作行為、預售屋與新建成屋換約轉售、建立檢舉獎金制度、預售屋解約申報登錄及管制私法人購屋等措施,都有嚴格規範,業者深怕一不小心違規就吃上罰單。然而,早在7月新制施行前,各地政府已經配合中央政策全面納管預售屋,進行多方稽查,為抑制房地產市場炒作、哄價行為,因此開出不少罰單。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於今年2月8日公布,除禁止不動產炒作行為規定已施行外,9項子法中,4項子法修正草案已先在2、3月完成預告,今(25日)日再公布5大子法,學者指出,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對於量大的蛋白區與豪宅市場,衝擊將會是最大。
為打擊投機炒作、健全市場發展,《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於2月28日公布後,除禁止不動產炒作行為的規定已施行,另有9項子法需配合條款修正與新訂,其中4項已於2~3月完成預告,今(25)日內政部長林右昌針對另外3項政策5項子法進行預告,預計5點半行政院上網公告20天,將採納各方意見,未來做適當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