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泰建設在台北市的基泰大直建案施工不慎,導致鄰近民宅傾斜下陷,引發各界開始回頭檢討《台北市建築施工損鄰事件爭議處理規則》,其中最大爭議點在於,台北市的規則當中,沒有納入第三方勘查鑑定機制,導致建商「球員兼裁判」的窘境。
行政院日前推出「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針對持有多戶者課徵稅負,並將囤房稅自1.5%~3.6%調整為2%~4.8%,儘管囤房稅2.0有設計獎勵出租機制,但僅限自然人,台中多名法人包租公揚言「漲租」,專家也認為,租賃市場可能因此受到衝擊。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今24日提出「2024總統大選民間版社宅政策白皮書」,提出6大建議,包括建立社宅多元興辦模式、增闢財源以落實可負擔租金、社宅營運應以地方為主而中央為輔、推動社宅居住福利計畫、社宅入住採用「輪候制」、通盤檢討包租代管機制,盼3組總統參選人能積極回應或端出更多社宅牛肉政策。
近年來國內發生多起預售爛尾樓以及預售屋一屋多賣的爭議,造成民眾繳交預售屋價金卻無法得到保障的情形,讓內政部有意變更預售屋履約保證制度,工程進度必須超過6成才能動用信託資金。
內政部長林右昌日前拋出虛坪改革政策,其中大家最關注的車道、停車位問題,成為營建署和內政部優先處理的課題。內部政次長花敬群出席第18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頒獎典禮時指出,車道、停車位問題好解決,讓未買車位的住戶,可不必負擔車道公設;另外要建立一套評估免計容積公設空間的合理分配機制。法案一定會等到所有配套措施思考完善,才會推出,不急於在這幾個月。
《平均地權條例》將上路,其中私法人購屋許可制預計將對豪宅市場產生衝擊,私法人可能轉往商辦市場布局,內政部長林右昌昨日也表示,對於私法人可能改炒商辦,認為商用會有市場機制解決,而實價揭露3月北市就有高達7筆為億元以上的豪宅交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