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捷運環狀線第一階段通車預計在年底,目前已進入倒數階段,盤點14站點周邊房市表現,受捷運影響,大多有微幅上漲趨勢,其中5站點上漲幅度最為明顯,顯示出民眾對於交通機能的需求還是列為買房的必要條件。
現代人買房常從網站搜尋開始,在勾選心儀想買的區域後,再逐一篩選物件、實際去看屋。根據信義房屋統計官網今年1~7月雙北市熱搜行政區,新北市板橋、新莊、新店區依序為造訪數前3名,第4名則是台北市文山區。
新北市地政局公佈最新一期住宅價格指數,6月全市價格指數為101.17,而第2季新成屋指數為100.30,年漲幅逾1%,至於3大重劃區北大特區、淡海新市鎮以及林口新市鎮皆呈現上揚趨勢,其中淡海新市鎮更已連續4季上漲,地政局指出,該區因去年底淡海輕軌綠山線通車,且近期因輕軌藍海線及淡江大橋開始動工等交通利多因素,帶動此區房價。
為落實都更三箭,以捷運蓋到哪、都更做到哪的策略,新北市政府提出以大眾運輸發展為導向都市發展策略,於適用捷運場站及火車站範圍內申請者繳納增額容積價金,並提供托老、托幼或社宅等公益性設施,最高可獲取50%之增額容積,將於今日起公開展覽。
台灣前幾年相當流行造鎮案,發展至今已有不少社區運作成形。專家認為,大型社區雖因人多而意見多,且易影響上班時的出入時間,但也因此養得起更多休閒設施及設備維護,整體來說利大於弊。
中美貿易戰開打至今,海外企業主與台商為了避險,早已回台獵地,準備投入更多資金設廠,將事業版圖移轉回台,依據政府預估這波熱錢已超過4000億,預估下半年衝破6000億,這波貿易戰造成台灣廠辦、商辦、住宅需求增,不少台幹順勢回台接管台灣總部事業,第一代企業主則將事業交棒二代,回台安享晚年,近期台灣房地產市場中,特別是針對適合同鄰不同戶的大社區產品,需求暢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