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長林右昌今(29)日宣布「虛坪改革」方案,表示依目前規劃,將可降低公設5%-10%,而目前新案公設比多數都在30%以上,內政部認為,未來一般住宅將會有25-30%公設的房型進到市場。對此建商公會則提醒,法令改變幅度如果過大,對整合中的都更危老案以及招商中的公辦都更、促參案,在合建條件及財務計算上都會投下變數。
內政部長林右昌簡報「虛坪改革」草案,依目前規劃,將可降低公設 5%-10%,未來一般住宅將會有 25-30% 公設的房型進到市場。並提出 2 大方向,第一、改進停車空間,未來停車空間將重新定義為「專有部分」並有「獨立產權」。第二、改進容積計算,將現行應計容積的「電梯」放到免計容積,避免管委會空間浮誇灌水,同時增訂管委會空間以總容積1%為標準,並保障小基地至少20平方公尺的空間需求,不足可補差額,但不得超過100平方公尺。
總統與立委選舉落幕,執政黨在三腳督競爭優勢下繼續執政,惟立委三黨不過半,未來的政策制定在朝小野大的局面下,勢必要透過政黨協商。針對大選後局勢對全台房市走勢影響,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預測新政府將有「三守」、「四變」政策,在大選結局年輕選票上大幅流失,顯示住宅政策失敗,須有大幅的改革。
大選將至,據了解本屆國會將於下旬提前休會,各政黨正在全省走透透爭取選民的支持,而向來是民眾最關注的《房屋稅條例》修正草案(俗稱「囤房稅 2.0」)以及《所得稅法》修正草案(租金支出改列特別扣除額並提高額度)二案,卻因為「選舉」而卡關,租客聯盟與 OURs 都市改革組織、崔媽媽基金會 11 日召開「會期倒數計時,修法最後關頭」記者會,呼籲應於休會前三讀《房屋稅條例》與《所得稅法》修法,同時也指出,難道「遲來的正義」還要再次誤點嗎?
高房價問題,使各界努力提出房市改革方案,希望藉此減輕居住負擔,其中又以空屋稅、囤房稅討論度最高,不過端看現已實施空屋稅的國家,如英國、日本、加拿大等國,英國與日本開徵空屋稅後的一至五年,房價漲幅竟然都比開徵前高,僅加拿大稍有達到抑制效果,對此專家則認為,奢求靠一種稅就想治百病,結果肯定會事與願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