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工業區近期再度成為市場焦點,隨著土地價格快速上升,一處位於工業區核心地帶、三面臨路的舊廠房於上週五以 4.72 億元成功標售,溢價率達 5%。該廠房位於工業二十路,地面積 1,216 坪,地上建築面積 340 坪,吸引了多家企業積極競標,最終由台中在地的機電工程顧問公司拔得頭籌。
有旋轉樓梯設計、每戶有抽水馬桶,南機場整宅在當年是北市非常新穎的建築,不過走過一甲子、歷經921大地震,到今年的403花蓮強震,鋼筋外露等問題成了北市受損最嚴重的區域,今(30)日單元三的公辦都更案,終於迎來將捷集團正式與北市府簽約,投入約32億元開發經費,並以2030年完工為目標。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都市更新條例》第 65 條修正草案,擴大適用範圍至已申請建造執照的舊建築物,預估全台 8,216 棟 6 層樓以上建物、約 27 萬戶居民將因此受惠。特別是針對 921 大地震前建造的老舊建築,未來將加速老舊建築更新,強化居住安全。
國產署針對位於台北市仁愛段的光復南路辦公廳舍改建案,歷經多次流標後,決定重新進行招標。光復南路辦公廳舍為國有產權,土地面積達 1,939 平方公尺,由於舊有建物老舊且耐震能力不足,國產署規劃於原址改建,將採取「公私合作」的方式進行,此次重新招標的主要目的在於吸引更多的民間廠商參與,並藉此解決過去流標所面臨的挑戰。
國土計畫法即將在明年 4 月 30 日正式上路,但實施過程中引發了不小爭議,多個縣市尚未繳交國土功能分區圖,造成整體規劃進度大幅落後,農民對於農地變更的憂慮也日益增加。藍綠立委紛紛提出延緩法案實施的要求,認為應該進行更多的溝通,確保各方利益。
「房市多頭最大贏家,新竹人每戶轉手均賺810萬!」這一波自疫情後的房市多頭,據實價登錄,大新竹地區在今年第一季時,平均每戶轉手都能獲利達810.4萬元,金額位居七大都會區之冠,並且統計顯示六都屋主賣房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