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頒布的社會住宅租金分級收費原則,決議以「身分」作為社宅租金標準,但多家社福團體認為,沒有考量到民眾收入和經濟負擔,今(20)日台北市府建議採目前臺北市現行的「所得分級」收費方式,避免影響社宅承租戶權益並可妥適照顧邊緣弱勢族群及低薪青年。
由素人發起、網路串連的「第六屆想辦法愛心公益綠色市集」,20日(六)聚集12場義演、80個攤位,以二手物品、友善小農和各式童玩美食吸引大批熱情民眾參與,現場收入由攤主們直接捐出給惠明視障者教養院,聚沙成塔竟募得善款1,750,246元整,打破歷年紀錄,熱烈愛心就跟台中得天獨厚的燦爛冬陽一樣溫暖動人,更有民眾與攤主依依不捨,相約下屆見。
永慶房屋獲獎消息不斷,繼今年7月贏得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六連霸殊榮後,17日再獲得由1111人力銀行舉辦的「2023幸福企業」金獎肯定,今年也已是永慶房屋第四度獲獎,永慶房屋表示,人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保障業務新人5萬X12個月,更月月發放「有薪充電假」。
近年個人理財盛行「被動收入」的觀念,同樣的在企業間也開始貫徹這樣的觀念,企業除深耕本業營收獲利外,也將投資目光放在具創造被動收入的不動產資產上,這樣的觀念,稱之為「投資收益型不動產」;收益型不動產不但可帶來穩定租金收益的現金流,中長期來看也具有房地產保值效果。
財政部今(7/11)公布6月全國賦稅收入統計,與房市相關的3大稅目,包括土地增值稅、契稅和房地合一稅,上半年受到升息影響,民眾普遍抱持觀望態度,土增稅、契稅、房地合一稅均創下最大減量,其中土增稅年減175億元,近30年同期的最大減量,而契稅跟房地合一稅分別年減17億元和18億元,雙雙創下歷年同期最大減量。
大城地產(6171)今日舉辦股東常會,111年營業收入19.43億元,年減4.15%,稅後淨利4.69億元,EPS(每股純益)3.46元,會中決議將發配現金股利1元。大城地產董事長賴源釗表示,平均地權條例7月將正式上路,市場將回歸剛性、自住需求,大城地產仍會維持一年1~2案的推案節奏,長期、穩定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