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友聯開發(1436)今(23日)日召開股東會,通過發放現金股利4.162元,去年營收25.79億元,較前年營收16.3億元大幅成長逾5成,今年兩大案入帳營收將再創高峰,並通過出售桃園楊梅土地提案,順利售出將能挹注明年營收26.7億元,董事長陸炤廷並表示,相當看好高雄前景,房價仍有補漲空間短期難下跌,長期來看,高雄房地產更是大有可為!
欣陸投控(3703)今(4日)日舉行法說會,公布Q1財報,合併營收為100.23億元,營業淨利14.05億元,稅後淨利12.39億元,每股盈餘1.50元,創下單季新高紀錄,對於打炒房政策的影響,執行長張方欣指出,有觀察到個案銷售期有拉長的現象,不過對於購地來說,反倒能過濾掉財務較不健全的建商,同業競爭會較為健康。
台中商辦市場交易熱絡,據實價登錄揭露,七期豪辦「聯聚中雍大廈」一次揭露2筆破億成交,買家包括北部代銷業者新聯陽,以及統一集團高家;除此之外,位於台灣大道三段、新光商圈的中古豪辦「亞太總部」,也在本期實登揭露破億交易,買方則為上市公司三商控股集團旗下子公司三商電腦;專家表示,過去10多年台中商辦推案量稀缺,即便近年有少量個案單點發揮,仍無法有效供應當前需求殷切的商辦市場,進而帶動帶動新舊商辦出現價量齊揚的狀況。
房市熱絡帶動地價飆漲,尤其是公有土地標售吸引建商搶地,價格屢創新高,被批評根本是炒高房價的元兇。對此,有學者直言,政府處分土地應多元並行,不能只有「價高者得」一種模式,台中市地政局長吳存金則委屈表示,已朝多元化設定土地方向規劃,但「現在壓力大到手中有地也不敢賣」。
全球通膨問題因烏俄戰爭急速惡化,去年就表明今年將採緊縮政策的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也宣布:「本月就會開始升息」,至於台灣是否會隨著美國腳步啟動升息,則最快在17日央行理事會後就會明朗。然而,民眾若要期待政府升息解救高房價之苦,專家學者們給出的答案,恐怕要讓大家失望了。
2021 年低利率、資金寬鬆等利多驅動下,國內經濟表現亮眼,永慶房屋統計,去年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以26萬7751棟的數量,刷新八年以來歷史紀錄;其中以桃園市桃園區以 1 萬 1686 件遙遙領先居冠,新北市也不惶多讓,有四個行政區入列,包含板橋、中和、淡水與新莊,至於受惠台積電設廠的高雄市,則只有三民區入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