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疫情再度緊張,加上房市調控政策影響下,房仲業者認為,地產走勢可能將發生2種情境。交易量縮的情境原先預計在第三季才會出現,現在則是因疫情警戒升級而提前發生;而在營建成本上漲仍然會反映在房價上,房價欲跌不易。
去年房市大好,政府著手打房,今年首季建照量率先反應出降幅,依據內政部最新資料,今年首季住宅建照量3萬181戶,年減13.2%,不過使照量年增16.2%。業者指出,去年第四季預售屋和新成屋的拋售件數,六都皆明顯增加,而在打炒房政策影響下,建商多以加強去庫存力道為觀望策略,預期供給量減少狀況遞延到第二季。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今(6)日公布,分數平盤游移,已連續14個月亮出黃藍燈,報告指出,雖然目前政策面對房市不利,所幸今年台灣經濟成長動能強勁,帶動的龐大購屋需求,而業者為了降低購屋門檻,桃園近期更出現總建坪僅17坪的迷你透天厝,想挖出更底層的客層。
國泰全國房地產指數今(28)日公布2021年第1季數據,本季交易量表現較上季價漲量縮,觀察六都成交量表現,除台北成交量增加外,新北、新竹、台中維持穩定,桃園、台南、高雄減少,其中台南成交量減少5成最多,銷售率也較上季小幅減少,國泰房產指數認為,各政策對房地產市場長期效應尚未明朗,四都已有降溫,預期未來投機炒作情況將有效降低。
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上路後,限縮建商土建融貸款成數,不少中小型建商轉往舊市區整合危老建築物基地,根據營建署統計,台中市今年第一季受理危老重建激增至30件,不只超越雙北地區,且為今年危老最熱的直轄市。專家則指出,對於中小型建商來說,危老重建開發效益大,除了可節省20%的開發成本,同時也能解決因限貸令導致的自有資金不足問題。
立法院院會今(9)日三讀通過攸關房地合一稅2.0的「所得稅法部分條文修正案」,今年7月1日起上路,境內個人、法人持有2年內賣房將課稅45%,3至5年內課35%,祭重稅打炒房,溯自2016年後取得房地者適用,而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仍持反對意見,直呼「這是房地產業最失望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