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房價與限貸政策的雙重壓力,高雄、台南購屋族似乎出現集體下修購屋預算現況?台灣房屋根據內政部實價資料統計,2025年第一季南部兩大都會區的中古屋成交主力,已從過去的500萬至1000萬元區間,明顯轉向總價500萬元以下的產品。高雄此價位帶的成交比例,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超過一成,成為現階段房市最能成交的主力。相對地,中高總價產品的交易則普遍下滑,顯示民眾面對高房價趨於保守,購屋決策「先求有、再求好」。
「為何高房價,還是有很多人前仆後繼搶著上車?」鄉林集團董事長、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今(8)日指出,今年上半年賞屋來客平均每周都有超過4、50組預約客人,成交比約4:1。從來客量與背景分析市場,上半年看房後會成交的兩大族群,一個是游資太多分散置產,另一個則是首購與換屋族,都是預期房價續漲,深怕將來更貴而買不起,部分開發建商與代銷業推低首付來迎合新青安政策,才能創造出高成交率。
華固建設(2548)總經理洪嘉昇今(2日)日表示,年後看屋人潮已明顯回籠,來人量回到去年年初的六成以上,成交比例也提高了!並提到來勢洶洶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其實對於一般市場的影響並不大,是心理層面比實質層面影響更大,而對建商來說,真正衝擊大的反倒是央行的限期開工、融資成數、豪宅限貸令等措施,尤其豪宅限貸更是扭曲了整個市場。
營建股「獲利王」華固建設,今年光是前三季營收已破百億元,華固建設總經理洪嘉昇今(14日)日指出,手上仍維持900億的土地庫存量,期待每年能有150億元產值,而對於市況,他則坦言,今年確實銷售期拉長,買方呈現觀望,但成交比率並未下滑,而房價在短時間仍看不到下滑的趨勢。
獵地王興富發(2542),手上土地庫存仍滿手,庫存面積還有4.3萬坪,總銷面積達37萬餘坪,推估總銷金額近2千億元,興富發表示,650萬~1400萬的房子占了成交比的六成,因此指出這即是剛性需求所在,未來也將以此為推案指標,認為明年房市會是「價漲量穩」格局。
坐擁捷運先嗇宮站與萬頃水岸都會公園綠地,加上與台北市僅一橋之隔的區位條件,位於新北市三重左岸重劃區的預售案「凱風快晴」,以6字頭的親民價位席捲雙北房市,自8月開賣以來,不僅整體銷售率已正式突破5成,近期更繳出平均周來人30~40組、成交比3:1的亮眼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