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倉儲的熱門,連帶使得工業地覓地難度加高,近幾年熱點城市桃園市的工業地已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外溢效應衍然而生、投資方往西、南移的趨勢,以商用不動產收益率來看,其中的物流類不動產表現相當亮眼,因此,世邦魏理仕台灣資本市場部已正式成立「工業及物流服務單位」(ILS),將以台灣工業及物流交易,為主要核心業務。
據內政部統計,全台2022年H1核發辦公服務類建築建照總樓地板面積達61.2萬坪,較2021年同期的32萬坪,暴增91.25%。然而物業管理成為每棟大樓最重要的一部份,最新統計指出,未來五年新完工商辦大樓的面積,將上看100萬建坪,看似新增超額的供給,在未來會面臨到很大供給壓力,但透過系統化的招商、行銷,可以有效的進行管理。
受到升息影響,壽險不動產最低收益率門檻拉高,讓壽險業者開始外溢往大台北以外的區域尋找契機。根據高力國際統計,自2020年12月起,不到兩年時間,壽險業者便合計出手逾420億元在大台北以外區域買進商用不動產,比同期在大台北出手金額逾180億元,高出1.3倍之多。高力國際副董事總經理黃正忠直言,即便今年大環境變數多,不過,商用不動產投資穩健度仍較股票或是其它投資型商品要來得高,而且具有保值抗通膨的優勢。
華固建設(2548)公布上半年財報,在完工交屋進度如預期下,營收不但破百億大關,達127.15億元,累計前七月營收139.44億元,年增3.14倍,已超越去年全年營收135.47億元,並可望為營建股首家賺進1個股本,上半年繳出每股賺進9.92元的好成績,不愧是有營建股模範生之稱。
國揚建設(2505)董事會通過上半年財報,合併營收30.87億元,稅後純益4.39億元,EPS為1.16元,主要為認列已完工個案,總銷37億元的「早安國揚」一期;另外,因應市場缺工、房市利空消息偏多,國揚積極將布局重心放在廠辦市場,再度斥資12.56億元,買下中和千坪工業用地,並看好區域潛力,將再持續整合周邊土地,目標達到2000坪以上。
台北市地局今(29)發布臺北市 110 年不動產市場動態年報,豪宅交易單價前10名由大安區「One Park Taipei 元利信義聯勤」和信義區「首席公館」包辦;全市住宅交易單價在 200 萬元/坪以上交易案件,也以 110 年的 52 件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