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下半年買賣移轉棟數逾 30.6 萬棟,建商積極出手獵地、買樓補庫存,今年首季商用不動產、土地,建商均為最主要買盤,占比均超過 5 成。高力國際副董事總經理暨資本市場及投資服務部主管黃正忠指出,今年投資法人不多,主要交易來源都來自建商布局,壽險業者因受限最低門檻 2.97%,反而提供建商大舉入侵的機會,看好未來土地開發市場,交易溫度持續做為土地原料庫存,補足先前減碼布局的冏境。
瑞普萊坊舉行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報告,整體而言,2024 年亞太地區的商用不動產市場表現值得令人期待;萊坊亞太區市場研究部主管李敏雯表示,辦公大樓交易活動雖不如以往,但亞太地區仍是投資的首要類型,佔比約 30%;第二名的則是工業不動產,佔比約 29%,尤其是澳洲、日本和大中華地區;零售及飯店不動產亦將迎來表現相對熱絡的一年。
產業園區為台中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為加速廠辦投資、營運,由台中市政府推動的市政路延伸工程已在今年1月動工,預計2026年完工;而同樣作為中部科學園區聯外交通要道的漢翔路,也在日前迎來曙光,台中市長盧秀燕承諾,將在任內完成漢翔路延伸工程,此舉不僅徹底改變12期重劃區西側板塊的交通機能,漢翔路可望同步升格為「經貿大道」。
產業升級加速企業投資新式、智慧化廠辦,市場購置動能強勁,北市近三年廠辦交易累計成交額達近 8000 億元,其中,內科園區坐穩龍頭,佔據逾 6 成交易規模。根據信義全球資產調查,在AI議題加持下,近期內湖科技廠辦詢問度相當高,隨著市場需求高、空置低,帶租約的辦公產品熱度也持續上升。
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第一季大型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為 240 億元,受到低基期影響,年增率為 46%;住宅市場在新青安政策題材發酵下,土地市場買氣轉趨熱絡,建商購地動能回溫,大型土地單季成交金額達 371 億元,與去年第一季的低基期相比下,年增率更達到 135%,顯示建商樂觀看待住宅後市發展。
股市熱房市也熱,房市大檔329檔期將至,推案熱潮湧現,市調統計,北台灣推案預估量,來到3,140.5億元,年增59.5%,創歷史新高紀錄,北市即有4個百億新案,以住宅案為主,商、廠辦案占比僅4.6%,與去年近一成比例砍半,商辦熱度暫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