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揚(2505)近年積極搶攻智慧廠辦市場,總經理彭邵齡先前即提及,在政策「打住不打商」之下,國揚積極把焦點放在廠辦市場,現在手上住宅與商廠辦比重是各半經營,而上半年在內湖廠辦大案交屋下,業績開出紅盤、營收年成長1.83倍,EPS達0.7元,一舉超越去年全年。
南台灣科技廊帶熱度持續引爆,工業地產與廠辦成為市場追逐的黃金標的;中石化(1314)宣布將釋出位於北高雄橋頭區、被視為「金雞母」的近萬坪工業廠房,並委託第一太平戴維斯進行公開標售,預計於 9 月 9 日正式開標。
工業地產市場真的火熱,即使美中貿易戰陰霾籠罩,桃園龜山工業區一筆廠房標案仍以 8.2518 億元順利標脫,充分展現企業對優質工業物件的強勁需求,證明在 AI 半導體產業帶動下,工業地產依然是企業布局的首選標的。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祭出對等關稅政策,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僅衝擊全球金融市場,也為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蒙上一層陰霾。世邦魏理仕總經理林敬超日前表示,第一季交易數據顯示,早在 4 月初美國關稅新政公布前,部分製造業廠商態度已轉為觀望,預期未來數月內,自用型買方於購置工業地產的力道將明顯減弱。
川普關稅風暴衝擊全球,尤其為半導體產業投下震撼彈,國際經濟劇烈震盪,也影響國內投資信心,主計總處最新預測顯示,今年超額儲蓄將達4.58兆元,占GDP比重逾17%,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5531)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21)日即表示,企業與高資產族群手握大量現金卻選擇觀望,民眾消費也轉趨保守,短期內不動產投資動能有待挹注,但「這是短暫現象不必過度憂心。」
桃園廠辦市場近年交易熱度持續攀升,根據信義全球資產最新市場觀察,2022 年至 2024 年交易件數連續三年成長,從 2022 年的 118 件大幅增至 2024 年的 216 件,成長率近 1 倍,科技及物流產業對新式廠辦需求爆發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