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屋抵稅新制今年 5 月開跑,房屋租金支出由「列舉扣除額 12 萬元」升級為「特別扣除額 18 萬元」,對租屋族帶來實質減稅效益。然而根據調查,高達 54.2% 的租屋族因「房東拒絕」或「擔心遭受不利對待」而不敢申報租金抵稅,導致新制美意可能「看得到卻吃不到」。面對這種情況,法律專家指出,租客有多種法律途徑可資運用。
高雄市政府今(18)日舉辦高雄車站專用區四、五公辦都更案首場招商說明會,總投資規模預估約63~67億元,將整合商辦、住宅、零售等多元機能,這也將是高雄未來十年最具指標性的核心開發案之一,現場有東南水泥、巴巴事業、三地集團、聯上等大型開發商踴躍參與,此案也是由市府首次攜手台鐵推動公辦都更,極具意義性。
京華城20%容積獎勵爭議,議員游淑慧揭露鼎越於4月9日掛件申請變更設計,取消具爭議的20%容積獎勵,對此鼎越強調是「暫緩實施」並非取消,北市都發局則回應,按目前鼎越掛件變更設計書圖,變更項目敘明總容積率是由840%調整下降,並配合容積調整減少總樓地板面積,今(17)日並表示,若法院判定京華城無罪,鼎越再次申請恢復容獎,會予以尊重。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於 17 日判決撤銷社子島開發計畫環評處分,使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推動的「生態社子島」開發案遭遇重大挫折。此開發案因涉及區段徵收,長期以來引發居民強烈反對,環保團體也多次提出質疑。
桃園廠辦市場近年交易熱度持續攀升,根據信義全球資產最新市場觀察,2022 年至 2024 年交易件數連續三年成長,從 2022 年的 118 件大幅增至 2024 年的 216 件,成長率近 1 倍,科技及物流產業對新式廠辦需求爆發性增長。
根據最新統計,全國未辦理繼承不動產價值已經突破千億元大關,這些沉睡的資產不僅造成國家稅收損失,更埋下了產權爭議與詐騙風險的隱憂 。法務部資料顯示,許多繼承人在辦理完遺產稅申報後,因家族內部未能達成共識或忽略後續程序,而遲遲未辦理不動產繼承登記,會被處以罰鍰,最嚴重的情況甚至可能遭詐騙集團盜辦繼承登記,導致家產落入他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