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腳容易無法使力,而房屋老了,結構上也容易出現問題,全台面臨高齡化社會,也同時面臨多數超過30年以上的老屋需要「重建」,危老政策自106年推動以來,台北市受理的危老重建計畫案中,除少數基地位於山坡地,建築物高度受限外,經改建後,約有95%以上都已經設置電梯,讓老年人不再因為腳無法使力出門不便的狀況,真正落實居住正義理念中實現樂齡友善社區環境。
國家住都中心首案社宅位於板橋江翠重劃區於今(30)日開工,住都中心代理董事長花敬群表示,板橋江翠2處社宅為國家住都中心自成立以來,從規劃到執行,一條龍社宅生產線的首案,具非凡意義,第一階段社宅4萬戶目標已經達成,今年發包興建2萬戶目標可順利達成。
台北市地政局舉辦2021居住正義2.0系列論壇V,針對實價登錄2.0新制上路後,除將門牌、地號完整揭露外,針對預售市場,也推出預售屋交易資訊全面實價登錄,銷售前買賣定型化契約納管備查等新政策,多數地政專家認為,預售屋換約、解約應納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居住正義。
社會住宅包租代管今年七月份媒合戶數達1,584戶,創單月新高,累計媒合20,949戶,加速落實蔡總統安心住宅計畫。內政部表示,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執行進度,不僅未受到疫情影響,且在執行方式持續精進下,成為疫情中更多房東與房客可以信任依賴的好服務。
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13日於台中林酒店舉辦11月大師講座,並邀請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擔任主講人,會中談及近期房市景氣榮景時,他毫不諱言,現階段房價已過度上漲,牽涉到居住正義問題,政府應以「選擇性信用管制」抑制惡意炒作。
台北市財政局邀集業界及民間團體針對「居住正義理想與實踐」舉辦座談會,其中針對囤房稅議題,清大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表示,針對建商課徵囤房稅有其必要性,「沒有賣不掉的房子,只有賣不掉的價格」,他認為現在的房市仍是建商說得算,對市場沒研究的民眾,就會傻傻地進場購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