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限貸令政策大幅調降一般土建融,建商購地自備款也從過去的2成,大幅提升至4成,由於該政策將危老、都更排除在外,不僅讓中小型建商搶買,也讓符合危老條件的土地身價大幅抬升;像是台中黎明路一段巷弄內角地,在危老重建加持下,每坪單價硬是高出同區段一般土地13萬元。
中央與地方政府接連出招打房,甚至祭出土建融限貸令,讓籌資能力不夠雄厚的中小型建商大呼吃不消,土銀更是開第一槍暫停承接土建融新案,但都更危老案不受限,讓不少中小型建商躍躍欲試。然而,有業者坦言,都更危老整合期長,加上近兩年工資、原物料飆漲,時間與成本風險難管控,目前仍在觀望中。
考量囤房稅衝擊層面廣,財政部已確定不針對囤房稅修法,而是交由地方政府自行決定,然而,台中市政府今日拍板定案「台中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修正草案,不僅持有4戶以上將被課以3.6%最高稅率,針對預售建案的3年銷售期大限也未放寬,有業者認為,在中央打房、地方加稅的雙重夾擊下,將對中小型建商帶來莫大衝擊,呼籲市府能再審慎評估。
央行去年12月以來,已經第4次出手,展現對金融機構控管的決心,有助銀行降低授信風險,但近期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高,為強化管理銀行信用資源,避免流供囤房、囤地之融資,只好再祭四大限貸。對投資客來說,不僅貸款成數受到影響,連小型建商不能養地,只要購地取得,就要趕緊開發。
台中下半年房市戰況猛烈,根據公會統計,928檔期至第四季底,推案總銷達到958億元,且細看新推個案,不乏總銷超過50億元的大型社區或高總銷住宅、商辦案。專家表示,隨著景氣復甦,房價、地價、原物料等「漲」聲響起,大型建商背負巨大風險,也要搶搭這波多頭列車,反觀小型建商卻在此刻縮手觀望,也更加奠定「大者恆大」趨勢!
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上路後,限縮建商土建融貸款成數,不少中小型建商轉往舊市區整合危老建築物基地,根據營建署統計,台中市今年第一季受理危老重建激增至30件,不只超越雙北地區,且為今年危老最熱的直轄市。專家則指出,對於中小型建商來說,危老重建開發效益大,除了可節省20%的開發成本,同時也能解決因限貸令導致的自有資金不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