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約有77萬戶老屋,內政部公布實施的《危老重建條例》獎勵時程,將在今年5月12日後從4%調降至2%。新北市都更處統計,目前危老重建案核准量共488案,但目前申請案不如過往踴躍,評估原因,除受到獎勵遞減及易整合案件多已提出申請,另一因素與工料或融資成本增加有關。
儘管房市氛圍利空籠罩,但14期重劃區仍老神在在!根據市調資料指出,今年預估有20個新案進場,總推案金額上看500億元,直接超越過去1年半的案量!專家則分析,14期重劃區採低密度開發,土地使用強度低,多數建商為搶搭「3年開發時程獎勵」,因此選在今年底前送照推案。
行政院會上周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全案送交立法院審議,將增訂新建建物屋頂要設置太陽能發電設備,對此鄉林集團(5531)董事長賴正鎰提出建言,他指出只有民間與政府聯手才能加速安裝,比如補助家戶安裝,並給建商新建案2%容積獎勵,太陽能屋頂下方空間應不設限高且不計面積,讓建商規畫公設給住戶使用,他也建議,台灣確實缺電,還是要恢復核四發電,以核能養綠電,才能供電與減碳兩者兼顧。
台中地價高漲,建商轉向收購老屋推案,根據統計指出,台中今年以來已有149件危老案核准通過,創下危老重建條例上路以來新高。專家則指出,隨著大環境改變,素地開發以不見得最具成本效益,也讓老舊建築漸成眾建商垂涎標的。
台北市都更危老案激增735件,大街小巷可以看到陸續有危老改建基地陸續動工。根據北市建管處統計,時程+規模獎勵、結構評估、耐震設計與綠建築,是危老案件申請容積獎勵最普遍的項目,至於無障礙設計與捐贈公設地的規範較多,加上前面的容積獎勵可以拿滿40%的狀況下,無障礙設計與捐贈公設地成為最冷門的申請項目。
危老條例實施已滿五年,只要經主管機關評定,在2025以前進行重建,最高可獲得1.4倍的容積獎勵,而內政部開始研擬是否取消落日條款,將容積獎勵「常態化」 ,這也讓老屋重建再度受矚目,實際上雙北的都更危老新案也再再創下區域天花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