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房市因央行頻頻拋出連續震撼彈,引發全民高度討論,但究竟是真打房還是假打房? 誰會被影響? 買方和賣方該如何應對? 我們該如何解讀選擇性信用管制、升息和限縮貸款年限。
六都地政局公布今年5月份建物買賣移轉數,六都共計2萬2,841棟,月增1.8%、年減7.7%,跟去年同期相比除了台北市年增2.3%、台中持平,其它四都移轉皆下滑,在市場預期央行升息及本土疫情持續擴散、通膨升壓等三大因素干擾下,房市交易量整體呈現放緩趨勢。
房價快速上漲,想存錢買房的預算只能不斷往上加,但隨著央行可能跟進升息、限縮貸款年限等隱憂步步進逼,恐再加重購屋族房貸支出,但現階段買房預算在總價千萬元左右,想買新房還有什麼選擇呢?
央行限貸令政策大幅調降一般土建融,建商購地自備款大幅提升,由於該政策將非都市計畫區土地排除在外,中小型建商也開始退居外圍覓地;對此有業者坦言,台中市區土地「沒有最貴、只有更貴」,來到郊區後才發現,相同土地條件,竟然可以便宜到一半以上。不過,專家認為,整體房市具連鎖效應,若又出現過度開發,房價飆漲狀況將會遍地開花!
以往房市周年慶,銷售重頭戲之一的520檔期,沒有過去的百花齊放,建商紛紛縮手延後推案,疫情攪局加上政策箭在弦上,以及六月央行升息與否,都讓整個房市在外部不確定因素高漲的狀況下,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台南高雄更出現明顯的預售屋拋售潮。
央行日前提出限縮房貸年限的可能作法,引發市場熱議,在房價高漲下,30年期房貸已成貸款主流,根據內政部數據顯示,新竹縣新申辦的房貸期數在去年第四季更創下全台新高,房貸期數已逼近26年,過去5年全台的房貸期數,每年都快速擴張,也反映出30年期房貸使用比例一直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