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商圈內前愛迪達旗艦店,過去曾以每月168萬租金租給經銷商,但自去年愛迪達撤租以後,該大型店面就未有新商家進駐,眼見大環境仍不利於商圈復甦,房東也做出「有誠意」讓步、降租58萬招租。不過,仲介業者認為,逢甲商圈長期靠國際觀光客支撐,在疫情回穩、國界開放前,商圈人潮短期內不易回籠,降租能否讓黃金店面從回神壇仍需時間考驗!
疫情讓國際觀光崩盤,連帶讓許多商圈蕭條,出現大量空置狀況,不過北市卻有商圈表現強勁,即使店面空置也能很快就有租客補上,今年以來信義計畫區旁的忠孝市府商圈,就有5家連鎖業者進駐卡位,而進駐的業者,不是連鎖餐飲業就是藥局。
疫情讓去年國際來台人次剩下疫情前的1%,從高峰時的1,186萬人次,衰退至14萬人次,嚴重衝擊國內的觀光產業,近期像是西華等老字號飯店、國際觀光商圈的店面市場,已出現包括「關店潮、轉手潮與改建潮」三大現象。光台北市2020年以來,累計已有八間飯店申請危老改建核准。
新冠肺炎(COVID-19)的全球蔓延使得各國封鎖國境,跨境商旅凍結,觀光業首當其衝,旅館住房率一落千丈,根據商仲統計上半年亞太區旅館營運狀況,整體住房率跌到33.9%,未來旅館將呈現U型復甦,如果要全面恢復長途國際旅遊,至少要等到2023年後才有機會。
新冠肺炎疫情解封,不少產業力拼復甦,但少去國際觀光客加持,商圈沒落化現象仍持續延燒,像是曾經紅級一時的台中逢甲商圈,以往是觀光客必遊景點,如今不敵大環境變化,人潮流量持續銳減,就連商圈內的三大廣場也形同空城!
台灣飯店市場是否已走出寒冬,迎來春燕?根據觀光局統計,國際觀光客來台人數已連4年呈現正成長,今年前8月來台人數已達800萬人次,全年有望破千萬人次,再創近5年新高,而北市大型飯店交易也頻傳,專家認為,飯店業正處於汰弱除強階段,投資人看好台灣長期觀光市場,使飯店交易市場於逆勢中熱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