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忠孝復興站指標豪宅「Diamond Towers台北之星」,在實登開牌後,再增加1筆交易,目前共揭露3筆交易,最新一筆交易為中低樓層戶,成交總價3.34億元,換算每坪208.6萬元,這與先前喊至250萬有不小落差,房市專家直言,「比原先想像的低!」。
有錢租豪宅卻不買?最新實價揭露,北市松山區豪宅「文華苑」,在2月時低樓層戶含車位總坪數340.92坪,以每月租金53萬元承租,且備註欄顯示該戶為續租案件,上次租賃為2023年,月租金為52.5萬,兩年小漲5000元。
面對台灣居高不下的房價,民眾買房負擔日益沉重,淡江大學產經系教授蔡明芳直指金融監管單位應該負起最大責任,形容「金管會的責任其實比央行更大」,是房價居高不下的幕後推手。他批評公股銀行持續以低利大量放款給大型建商,面對建商囤地與囤房時卻未嚴格執行貸款管理,導致銀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高達 37.1%,讓央行祭出的限貸令成效不彰。
台北市9月房市由熱轉凍,北市仲介公會直言,「這波信用管制驟然實施後,造成市場急凍,買氣至少減少了7成!」統計指出,文山區、內湖區及士林區為受創最大的行政區,尤其文山區從買氣居冠成為重災區。
台中房市競爭激烈,即使是外縣市知名建商,在台中也不一定能佔到便宜,然而來自北部的新銳品牌鴻承建設,台中首發案「鴻承壹流」,卻在競爭最激烈的十四期重劃區開出紅盤,短短2個月銷售即破8成,業者稱,從地段、配備到售服,該案無不展現極高誠意,自然收服對品牌日益挑剔的購屋族群。
去(2023)年《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其中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對豪宅買氣大傷,先前立委踢爆有一人公司假借員工宿舍名義購置豪宅,讓內政部再度預告,未來針對私法人購屋,將有三大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