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想買房愈來愈難,房價飆漲也迫於現實考量只能愈買愈小。據聯徵中心資料,六都近五年20至35歲青年購屋申貸,平均總價增加了230萬到320萬之間,約有17%至39%的增幅,但住宅的平均面積卻全面下調,其中台北、台中與高雄三都面積減幅約1成,又以高雄市平均總價比5年前增加294萬,但買到的坪數卻少了4.9坪,相當於一間主臥室的空間。
你沒聽錯,在 2025 年的台灣買房,最荒謬的不是房價,而是你和銀行簽完約、對完保,滿心歡喜準備交屋時,卻被告知「先生,恭喜你,你的貸款核准了,但錢要等到明年農曆年才下得來」,這不是單一個案,而是全台上演的「房貸之亂」現形記。
今年6月26日開獎的威力彩,在連續36期槓龜後,終於由一名台中男子以「800+800」包牌方式中了頭獎,連同7注二獎全數抱回,合計獎金17.53億元。根據台彩公布,中獎人為40歲製造業上班族,已婚育有三名子女,理財觀念偏向保守穩健,除了計畫購買美國公債與金融股,也捐款回饋投注站與公益基金會,據傳也有意置產,資金運用已有初步規劃。
據內政部統計,台北市今年上半年共遷出9.3萬人,但僅約6萬人遷入,淨遷出人口達3.3萬人,人數居全台之冠,若以小巨蛋演唱會座席約1.1萬為例,北市上半年淨遷出人口約可塞滿3座小巨蛋。專家分析,「房價」、重大建設及產業是人口遷移三大因素,高房價更加速「脫北潮」。
華人傳統的民俗月多在8月登場,今年適逢閏月,在8月底進入鬼月,入厝的顧忌可能遠勝於購屋,隨著時代變遷,現已沖淡不少習俗包袱,不過據市調統計,今年推估北台灣新公開案量不僅跌破千億大關,直接驟降至569.7億元、年減61.5%,創下近8年來推案新低量,甚至比禁止預售轉讓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上路、疫情三級警戒時都來的冷清。
緊鄰捷運忠孝復興站的「忠孝懷生」公辦都更案今(7)日舉行上樑典禮,這棟 27 層樓的「垂直森林」將成為台北市世界級綠建築新地標,預計 2027 年完工。根據台北市都更處統計,截至今年 6 月底,台北市公辦都更案件已達 58 件,其中已完工案件 12 件,施工中案件 18 件。忠孝懷生案是台北市首個導入 TOD(大眾運輸導向發展)與密集城市理念的公辦都更案,將捷運、商辦、住宅與設計美學無縫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