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六月中旬政府大規模解封各項社交活動以來,國人的「報復性消費」讓台中內需市場為之大振,不少因疫情而歇業的知名餐廳也霸氣回歸,店面市場彷彿露出一線曙光。不過,市場專家卻認為,雖然台中不少實體店家選在市況回溫時開張營業,但營運也只恢復到過去的7成左右,店面市況至今仍是「如履薄冰」。
台經院今日發布6月營業氣候測驗點並更新國內總體經濟預測,三大指數皆V型反彈,其預計下半年全球經濟活動將逐漸重回正軌,有助於需求回溫,此外,國內防疫得宜,拉抬民眾外出消費意願,加上政府陸續推出多項振興經濟和紓困政策,有助於抵銷部分負面衝擊,而房市在下半年持續發燙。
台經院今(22)日公布12月營業氣候測驗點以及1月景氣動向,12月在美中貿易簽署協議、台股表現亮眼、拉抬零售業、餐旅業表現,亦使得營業測驗三大指數連袂大幅上揚,台經院指出,2020年總體經濟仍以內需為主軸,以抗國際詭譎情勢,預測經濟成長率為2.67%。
台經院今(25)日公布11月份景氣預測動向測驗點,台經院表示,在美中貿易戰暫時結束紛擾後,國內出口將由負轉正,在內需暢旺下,服務業仍有不錯表現,至於不動產方面,雖然移轉棟數較去年同期增加,但部分指標性個案開價走高,但對一般民眾而言,買賣雙方認知仍有差距,商用不動產市場仍受市場關注。
過去受到餘屋影響的新北市,今年隨著舊案去化已逐漸擺脫盤整格局,不僅各地新興重劃區買氣熱絡,傳統舊市區的區域自用需求也相當強勁。以新北市泰山市區為例,即便區外客比例不高,但因與鄰近重劃區有著明顯價差,建案仍能憑藉著成熟的機能與穩定內需,繳出不輸重劃區的銷售成績。
台商回流及內需增溫,帶動商用不動產與豪宅交易,根據商仲業者統計,近2年逾50億元的公開商用交易案至少8件、累積成交金額約993億元;不動產巨額交易明顯增加,顯示自用與投資型買方對商用不動產的信心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