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在第三季理監事會後指出,營建工程業與不動產業對經濟成長貢獻有限,就業人口占比偏低,引發產業反彈,業界普遍認為,建築業真正價值在於龐大的乘數效應與關聯效應,央行拿出的數據是明顯低估,呼籲政府「該打的是房價,而不是從業人員的士氣。」
台灣防疫有成,零售業顯著回溫,由於內需市場穩定,根據外商商仲調查,日、歐系零售品牌有意來台展店。不過,仍有7成業者認為,市場要全面有感復甦,需等到明年下半年才有機會。
自六月中旬政府大規模解封各項社交活動以來,國人的「報復性消費」讓台中內需市場為之大振,不少因疫情而歇業的知名餐廳也霸氣回歸,店面市場彷彿露出一線曙光。不過,市場專家卻認為,雖然台中不少實體店家選在市況回溫時開張營業,但營運也只恢復到過去的7成左右,店面市況至今仍是「如履薄冰」。
台經院今(25)日公布8月份景氣預測動向測驗點,8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連2個月上揚,營建業連續第4個月上揚,服務業則轉為下跌,台經院指出,台灣景氣環境先前是「外冷內溫」,在美中貿易戰台商回流和內需市場支持下,現在是轉為「外溫內熱」。
台經院今(25)日公布5月景氣動向調查結果,三大產業中,僅製造業看法悲觀,測驗點微幅下降;服務業連續3個月上升;營建業也擺脫連續2個月下降,台經院表示,遞延性自住族買盤陸續進場,重劃區推案也帶動六都購屋氛圍,但總統大選干擾時程有所提早,同時新建餘屋創新高、賣壓加劇等風險,仍不改業者對下半年房市看法趨於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