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長林右昌今拜訪崔媽媽基金會,與執行長呂秉怡共同討論如何解決租屋問題以及租屋政策探討。林右昌表示,崔媽媽一直以來都是大家信任的平台,今天特地來請益租屋政策,政府在實際執行上有沒有什麼要精進的地方,尋求協助民眾滿足租屋上的需求。並且強調,住宅政策就是社會投資。
為配合中央推動社會住宅政策,經盤點具有開發可行性的國有土地,並銜接公保地解編政策,原本範圍為本市汐止區文高用地及其周邊土地,但卻在地質鑽探時發現營建廢棄物等垃圾,甚至還有IC晶片,因清理經費高達4.5億元,且至少要耗時13個月,內政部評估不符效益撤銷土地變更案,讓社宅胎死腹中。國家住都中心14日證實此事,並表示已在汐止白匏湖規畫1500戶社宅,以滿足地方需求。
疫情解封國門開放下,跨國商務與產業交流正漸漸恢復正軌,也刺激了商用不動產需求回溫,加上正在修正子法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當中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對於有避稅空間的豪宅影響大,不少建商轉攻頂級商、廠辦市場,據內政部統計,台北市辦公服務類建照樓地板面積在2022年的年增率高達286%,預估今年就將有近4萬坪的商辦完工招商。
「300億元50萬戶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今年進入第2年作業,內政部擷取第1年開辦經驗後,將推出多個進階措施,包括隨到隨辦、舊戶直接延續補貼、免檢附房東個資、無申請日期限制,以及放寬房屋適用標準。其中放寛房屋適用標準,內政部擬將「工業宅」納入租金補貼對象,為此,專家學者認為「爭議」會很大。
去年中央推出的300億租金補貼,租到工業宅的租客無法申請,近日營建署鬆口表示,正在研擬新的措施,擴大租屋補貼受惠族群。而在雙北房價居高不下,其實不少民眾選擇入手價格較低的工業宅,並且在近三年間雙北最熱門的十大社區,平均單價仍有近2成的漲幅。
近幾年房市熱絡,建商積極獵地插旗,高樓大廈u也隨之愈蓋愈多,不過,新成屋的買氣竟然不增反降。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2022年全台屋齡五年以下的新成屋,買賣移轉筆數共計15244筆,僅佔住宅買賣總筆數144613筆的10.5%,是自2009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史新低,相較於2009年新成屋交易佔比的35.6%大幅減少了25.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