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居住正義,內政部將結合財政部、金管會等跨部會推出使用權宅的住宅新選項。據財政部透露,已在盤點面積1,000平方公尺(約302.5坪)以下的地上權土地,考慮由政府興建使用權概念的住宅給一般民眾,但因涉及住宅法修訂,農曆年後內政部會找跨部會討論。未來興建完成,不是出租、也不是出售,是一種使用權付費概念。知情人士透露,會明訂最低使用年限,但不會限制最長年限,至於付費機制,目前已在規劃中。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火速通過,法令上路前的施行細則修訂是民眾、業者關注的一大焦點,今(16日)日不動產聯盟總會齊聲呼籲政府,為了產業長久,不應匆促上路,讓奄奄一息的房市變成「休克」,會長林正雄更直言:「應暫緩實施!」
新北市政府修訂「都市計畫容積移轉許可審查要點」,修訂要點有3大亮點,包括一、貼近民眾休閒生活五項公共設施優先捐贈;二、要求全持分以加速公共設施開闢效率;三、授權各需地機關得自行公告送出基地受贈作業標準以利受贈土地管理。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已審議通過,並於112年1月1日生效。
延宕多時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今(21)日經內政委員會審查後完成通過,除行政院版外,另有台灣民眾黨團、時代力量黨團及朝野立委等,共9版本草案。主要針對內政部祭招「打炒房政策」內容進行修訂。
民運團體巢運今舉行記者會,主軸為「租屋族是二等公民嗎?正視無法入籍對公民權的危害」記者會,針對租屋族設籍問題和租屋族面臨各項刁難進行討論,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民眾黨立委張其祿及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勞工陣線、臺灣學生聯合也共同呼籲內政部盡速推動「租屋實價登錄」並修訂《戶籍法》、《租賃專法》,針對不讓房客設籍的房東祭出罰則。
為了改善國內建築的結構環境,讓房子成為可以居住50年、甚至百年的建築,結構安全專家推動「好宅5大要素」,將改善建築結構,提供民眾好的生活品質、安全、美學及健康無毒的居住環境。而政府也陸續修訂建築法規,包括樓板隔音、防火材料「後市場稽核機制」、長期修繕基金等,進一步讓民眾能住進好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