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今(16日)日宣布再升息半碼(0.125%),連兩季升息後,新的房貸利率將站上1.7%,並創下6年以來的利率新高,面臨今年房貸利率的「升升不息」與被迫跟進國際的「升不由己」,房貸族負擔將再增加,據各大房仲觀察,今年連兩次升息共1.5碼,先前市場上過度樂觀的購屋情緒也會慢慢降溫,如果進入升息循環,勢必大幅提高購屋負擔,促使買盤離場、房屋去化速度減緩。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於台灣時間16日凌晨2時宣布調高利率3碼,基準利率升至1.5%~1.75%,調升幅度為1994年來最大;中央銀行今(16)日下午也舉行第二季理監事會議,央行會後宣布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將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各調升一碼,符合市場原先預期。
央行6月中旬將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議,外界預測可能升息加選擇性信用管制新措施雙箭齊發,對此,鄉林(5531)集團董事長、商總主席賴正鎰表示,房市Q2交易已幾乎靜止,若央行再升息及提高個人信用管制,此舉將是要銀行在「雨天收傘」!建議政府應先穩經濟,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分不清輕重緩急。
近期房市因央行頻頻拋出連續震撼彈,引發全民高度討論,但究竟是真打房還是假打房? 誰會被影響? 買方和賣方該如何應對? 我們該如何解讀選擇性信用管制、升息和限縮貸款年限。
央行總裁楊金龍昨日首度鬆口第5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可能實施的作法,當中提到限縮房貸年限也是可能作法,此話一出,讓民眾反映爆棚,希望央行打炒房不要錯殺無辜,專家也紛紛指出,此舉只會讓民眾買不了房,建商蓋好房子後也無解。
購屋族房貸族要注意了!央行總裁楊金龍今(12日)日表示,選擇性信用管制還有空間,第5波或許可能瞄準20年、30年房貸期限、第2戶房貸成數限制,以及鎖定熱區房貸成數等方向,希望讓房市軟著陸。並且是否升息,主要考量通膨狀況,特別提醒民眾對於財務槓桿的管理必須更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