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今(3)日公布,已連續7個月亮出黃藍燈,但總分止跌回升,廣告批數、預售屋與新成屋供給量上揚,但來人組數以及成交組數並未成長,業者分析,9月來到傳統推案旺季,風向球分數也應聲勁揚,但整體市況卻沒比民俗月更好,遜於預期。
雖然今年1~4月交易量較去年微增,但房仲業者認為,以新建餘屋、使、建照三項綜合指標推估,全台未來新增供給達14萬戶,已然形成超額供給的紅色警戒,特別在桃園、新竹、台中供給量大,新一波價格戰開打,加上下半年兩大議題干擾房市,如上半年交易量未能較同期增1成以上,估計全年難邁30萬棟門檻。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日發布「三月份景氣動向調查報告」,營建業2月景氣已從下滑轉為上揚,上揚0.41點;台經院指出,不動產業整體房市景氣雖然尚稱穩定,但329檔期供給量擴增、買賣雙方「房價認知差異」下,7成以上業者看法為持平。業者認為,首購剛性及換屋族群的需求回溫,樂觀看待景氣。
新案銷售率逐步接近5成比率,較前年的38%,成長率超過2成。但對比2013年多頭時期近8成比例,仍有相當落差。市調業者甚至直指,「因市場供給量過高,總結去年未售戶數還比前年增加約2成,出現『房子賣得多、剩得更多』的奇特景象。」
長期以來,人口紅利都被視為衡量一地房市發展的重要指標,人口紅利愈多的地方,房價自然會上漲,反之,人口負成長的區域,則勢必面臨房價下跌的命運。
高房價時代,主打低單、低總價訴求的建案,民眾仍樂意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