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園區的就業人口紅利,帶動周邊各類民生需求,地方政府為吸引廠商投資並創造就業機會,滿足進駐廠商員工子女就學之便,往往會提早著手預估鄰近人口成長量與就學供給量,保留設立新校或增加新校舍之準備,近期如南科及沙崙綠能科學城、嘉科、高科等都有設校或轉型國際雙語學校之訊息。
有工程師買房剛性需求支撐的三大科學園區,在供給量有限下,房價漲幅不小,尤其是低基期區域,而據國科會資料,今年1~4月包含竹科、中科、南科的三大園區,產業營業額共1兆1,939億元,營業額最高的竟為南科,共4,584億元為三大園區最高,端看周邊房價科技業撐起南二都,三年來漲幅就高達3~4成。
全球獨立不動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發布2023年亞太區物流倉儲報告,分析未來亞太地區物流倉儲市場的需求和供給。亞太地區的物流不動產持續供不應求,而標的建物的老化及節節高升的地價,更加劇供需失衡,進一步推升現有標的租金。在後疫情時代,倉儲物流的需求預期會回歸正常化,但供給量仍遠落後需求,口袋深的企業傾向開發商預定或自行購地興建,量身打造合適的物流倉儲空間。
房市買氣靠個案表現,520檔期將至,面對市場熱度仍遠不及前年,建商推案量仍較去年增加超過兩成,北台灣推案量最大的區域為新北市,預估推案量約738億元,其中約265億元案量位在土城區。
近年商辦及工業、倉儲需求高,使照面積在去年寫下大量,但今年首季出現下跌,工業、倉儲類今年第一季建照面積共59.4萬坪,跟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5.5%,辦公、服務類第一季建照面積37.8萬坪,年減6.1%,兩大不動產熱門類型並未在今年續創新高,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這幾年政府打房聚焦於住宅市場,且各產業對於辦公空間與工業廠房等需求大幅增加,以及企業為符合ESG指標的需求,促進建商大量投入開發,但前幾年供給量大增,在顧及全球經濟與終端需求減少,調控供給面積漸成默契。
央行第五度升息、物價不斷上漲,意味著「大通膨時代」來臨,許多高資產族群將資金投入房地產市場,據統計指出,2022年台中總價5000萬元以上、坪數100坪以上的豪墅交易,有多達74筆,當中又以北屯區以35%、26筆交易居全市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