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地產市場在疫情及雙重新制同步實施下,商用不動產面臨買盤結構性及突發性的變數,國外不動產調查機構指出,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會出現交易模式、專業轉型、商圈移轉、電商供應鏈、新型態產品等五大趨勢轉變,對疫後的商用市場仍維持樂觀展望。
國內製造業出口動能強,科技大廠因應國際供應鏈訂單需求持續擴廠,使得2021年上半年商用不動產市場表現佳,根據商仲統計,2021年上半年大型商用不動產交易達717億元,是去年同期1倍以上,主要買方動能來自科技業,且工業地產占比就破8成,可見企業對於疫情若減緩後的商用不動產布局動能仍然可觀。
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今(8)日舉行交接典禮,由映興(3597)電子董事長賴柄源接任第11屆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他在會中表示,建築經營協會成員囊括所有建築業者及其供應鏈業者,身為建材供應商,上任後的首要目標將打造以 BIM 為核心的建築工業化平台,使會員接軌國際趨勢;同時也期許,每月一次的「大師講座」能延續下去。
隨史上最低利率、貨幣寬鬆的資金狂潮來襲,又有美中貿易戰未歇及秋冬疫情再起影響,全球產業、供應鏈重新布局,不少台商將產能、總部移回台灣,助攻高雄市區頂級豪宅買氣;外圍重劃區則是受惠遞延性買盤出籠的剛性需求,千萬元以下新案交易特別熱絡,豪宅、首購市場買氣兩頭旺。
中美貿易戰再加上疫情帶動全球產業供應鏈轉移,多家電子科技大廠陸續回台擴廠,並選擇桃園設廠,根據商仲統計,上市櫃法人大型交易中,近2年7月工業地產累計交易件數,以桃園占為最大宗,其中又以中壢區交易件數最為熱絡,專家指出,還有不少廠商訂單在手,為了擴廠的買方正積極尋地。
在全球市場積極步上解封復工之路,亞太區整體經濟則相對表現樂觀。CBRE世邦魏理仕今(17)日發佈2020年亞太區不動產投資市場年中回顧暨展望,報告指出,亞太區以越南胡志明市與台北市,在疫情防控上屬亞太區市場的模範生,兩地亦受惠於此波區域供應鏈重整引發產業回流等因素,擁有相對強勁的反彈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