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房價最高的台北市,因開發早,老宅眾多,加上房價飆升,買不起之下房市交易主力產品在這10年間更出現很大變化。數據顯示,台北市屋齡超過30年的住宅交易量在十年間從3278件增加至6294件,增幅高達92%,交易占比更從31.9%擴大至54.7%,成為當前台北市房市交易的主流類型。
一向以透天宅為主力市場的澎湖縣,近年來逐漸吹起小宅風潮,集合式住宅的交易量呈現穩步上升。根據台灣房屋集團統計,2024年澎湖住宅市場中,透天宅仍占交易主力,比例達67%,但已較前一年有所下降。
《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禁止預售屋、新建成屋換約轉售,以自住、長期置產等剛性需求為交易主力的房市結構,讓市場供需與房價漲跌回歸基本面,今年以來,隨著大量抗通膨買盤湧入房市,「強者恆強」的態勢更加明顯,而擁有完善生活機能與發展題材的區域,過去的天花板價,或許會是未來的地板價。
《平均地權條例》新法在去年7月1日實施後,預售屋禁止換約轉售,預售屋交易回歸供需基本面,以自住、長期置產為交易主力,而新法上路後預售屋交易最熱門的十個行政區,由新北、桃園、台中三都包辦,其中桃園有兩區在新法上路後,較上半年量增超過四成,呈現越打越熱的量增趨勢。
在新冠疫情持續延燒之下,全球供應鏈重整態勢越趨明顯要顧及成本效率,更要生產穩定,讓不少台商選擇回台重起爐灶,而不少本土製造業者也為因應未來產能擴大而提前佈局。根據經濟部資料顯示,桃園以超過新台幣2,300億元投資,拿下「投資台灣三大方案」中,全台投資額冠軍寶座。
隨著中美貿易戰延伸為中美科技戰,台廠接單旺盛帶動廠商擴廠需求,工業廠房躍升為2020年交易主力,根據外商商仲統計,工業地產交易佔比在商用不動產交易總額佔超過4成,相比去年增近7成,幾乎都是自用需求,並且有往中、南部分散的趨勢,另一方面,建商也嗅到產業升級需求,積極布局廠房立體化的潛力區。